关注教育细节,提升教育教学方式、手段
作者:泰和新城小学 俞龙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5-29 17:06:36 点击数:
在课程改革的时代大潮中,我们应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寻找亮点,分享经验
骨干老师带头把自己好的经验与同组老师分享,做好成功经验的传帮带。有位老师介绍了“下水作业”活动,而今整个语文组的老师都能将课后练习、习作例文、练习卷上的每一道基础练习,每一篇阅读,都认真地独立解答一遍,再进行教研组的讨论交流。所以,老师的书上、试卷底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思考的过程。有位老师讲述单元的整体设计,尤其是单元练习的梳理,让老师们大开眼界。于是组内老师分工合作,共同参与设计。每位老师在做好自己的事,同时把好的经验与同组分享。老师们的态度积极,教学的热情被激发,大家齐心协力,促进有效教研,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2.培养习惯 齐抓共管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宣传学习的意义,明确学习目标,齐心共抓学生的学习习惯,从写字态度开始抓起,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月月清。虽然做到“三清”不是嘴上讲的那么容易,但是老师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给学习困难生补课。学校也有的放矢地召开学习困难学生的家长会,寻求更多的协作,学校、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共同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每时每刻,哪几项必须做好的,学生心里有数,家长有方向督促。趁热打铁,把学习困难生再召集起来,测试基本达标的有几人,发表扬信到有进步的孩子手中,让这些学生的学习潜力与热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样的事循环往复,效果明显。
3.上下一心 创设和谐
学校共同创设一种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低年级的老师叮嘱孩子,小心走不出声。高年级的每个教室都有一句鼓励孩子们的话出现在黑板上,既是一份鼓励,又是一份提醒。这些不经意的细节,让我们的孩子心中多了一份温暖,多了一份自信。全校保障一盘棋,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每个老师的功劳。
4.总结经验,发扬光大
及时召开总结会,特意邀请老师介绍经验。班主任从学习习惯的培养,谈班级建设和质量提高之间的密切关系;语文老师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总结了自己针对班级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待收到的成效;英语组长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的方式方法……。大家畅所欲言,把取得成绩背后付出的努力及时加以梳理,使之成为大家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能学习的成为全校老师学习的榜样。
我想:“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学会做好每一件小事,想好每一个细节,注重细节的连贯性,把细节做好,做细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