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教育——从“好学生”的作弊说起

作者:二中心 骆惠娣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5-02 18:15:32 点击数:

 

一、事件回放
最近,有一位班主任给我聊起了这样一个故事:《品社》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进行卷面测试,学生们都在认真地埋头做着,可一小女孩方某在做试卷时,好像有些特别,她用左手在遮挡着什么,老师定睛看了几秒钟,清楚地看到了她在小心翼翼地偷看事先准备好的压在试卷底下的小纸条,她的这一举动令老师十分惊讶,当老师走到她身边准备收纸条时,她满脸通红但动作十分迅速地把“作弊纸”卷成团,往书包深处一塞,然后麻利地撕下书包中的废纸一角给老师看,意思是“我没有偷看”,看到这里,老师轻轻摇头、叹了口气,随后继续让她考完试。我迫不及待地问:“那你怎么处理这件事?”老师说:“这小女孩是学习委员,各科老师都很喜欢她,平时的作业是班中做的最整洁、正确率最高的,今天出现这样的情况真是个意外。这阶段我工作忙时间紧,还一时来不及找她谈,以后再说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我的内心十分震惊,我忽然想起这样一句话:“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看样子,这句话在这位老师身上真的起作用了。如果“好学生”犯错,老师不及时处理,或一味地迁就、袒护,没有严厉地批评、教育,那孩子以后会不会误入歧途?一个学生就因为成绩好,她的欺骗不诚实的行为就可以忽略不计的话,会不会影响她的一生?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好学生”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道德缺陷,而不去指出的话,以后靠谁去承担社会责任呢?想到这些,我的心堵得慌,我想注重“好学生”的品德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二、指导
1、一次教师间的讨论,找到症结
   大家都知道:“好学生”顾名思义是指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和伙伴友好相处……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师、家长常把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片面的认为“好学生”就是指成绩好的学生。
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时间到了,按照惯例,例会上总是以布置工作为主,而这一次例外。我先把上述的小故事不指名地说了一遍,随后给老师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谈谈自己班级的“好学生”中是否也有这种现象,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很多老师都回答碰到过“好学生”作弊的行为,同时还把“好学生”的其他种种不足都罗列了出来:自私、自傲、帮助同学时敷衍不真诚、两面派现象严重。有时“好学生”甚至为了争第一而不择手段扭曲了心灵……就在这时,我抛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你是怎么去处理的呢?引起你的重视了吗?老师们立刻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炸开了锅:
师1:“好学生”聪明、拎得清,只要让他以后注意点就行了,用不着一本正经上纲上线。(轻描淡写、不痛不痒地“批评”一下。显然没有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师2:跟家长联系,让家长做孩子的工作。(把责任推给家长)
师3:现在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都体现在班级成绩的排名上,学生成绩不好,影响我的考核分,我们的“面子”、金钱都受到损失啊!(考虑到自己的利益)
……
老师们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说的很现实。是啊,老师们在处理“好学生”身上的问题时,方法往往比较简单,可以说重视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想到平时学校把教学质量看得较重,学校对老师们工作的评价也确实都以考虑班级成绩的排名为主,“好学生”带来好成绩,带来班级的好名次,直接影响到了老师的“面子”,也给老师带来了经济利益。这样看来,问题的症结还在学校管理者的身上。
2、“育人”和“育分”并肩前行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于漪老师主编的《教育魅力》这本书,让我对教师教育的真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一次全校教师会议上,我组织老师们讨论:“育人”与“育分”究竟哪个更重要?有老师不假思索地说:“当然育分重要。在现在的选拔考试、应试教育的前提下,‘智’是最现实的,是显性的,分数决定一切,分数高可以进入好学校,差一分就要花好几万呢!”另一老师反驳说:“现在成绩好,智商高的人利用高科技犯罪的也不少,我认为育人更重要。”“我也认为育人更重要,复旦学子投毒事件、机场弑母事件都是因为品德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原来,大部分老师的心目中早已知道了“育人”的重要性。是啊,《教育魅力》中写到:“只育分不育人,把分抬高,把它与‘人’等而视之,这是大误。育人才是教育的本真。”
其实,许多时候教师心里都是明白的,就看学校的“指挥棒”在哪里。这次育人与育分的大讨论,也是对教师育人重要性的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学校行政会讨论决定,对教师的考核不再唯学生的分数去评价老师。因为我们都知道,教师也有其自己的优秀之处,有的老师班级管理一把手,有的老师组织学生活动相当有水平,也有的老师做学生思想工作很有方法、经验……如今,学校正从教师的自我发展出发,给教师们搭建自我发展的秀台,在秀台上展示自己,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充满生机、充满魅力的教师形象。
3、对“好学生”的重新认识
回到故事的开头,我私下里找了那位老师,询问她对孩子那次考试作弊是否进行了教育。这位老师认真但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早就找过啦,考虑到孩子的自尊,我还特意找了一个空教室,问她为何考试时‘偷看’了?孩子哭着告诉我,她怕考得不好在学生面前没面子,怕以后选不上中队长。根据这些,我跟她进行了推心置腹地沟通,孩子认识到了作弊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最后,她也认识到了诚实比满分更重要的道理,她还自己要求重考一次呢!”
我感谢这位老师与孩子的沟通,使孩子在思想上有了进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前不久开展的《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征文活动中,有老师写道:“我心中的好学生是乐观、开朗、自信的学生。他爱学习,但不是‘书呆子’;他爱运动,但头脑不简单;他自信但不自负……”
现在二中心大队部为全校每位学生做了一本“大拇指”银行存折,老师们用“大拇指”来奖励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存折本的扉页上写着:“也许我不是跑得最快的,但我是最坚持的一个;也许我不是思维最敏捷的,但我是最认真思考的一个;也许我的成绩没有排在前列,但我是最努力的一个;也许我不太会表达,但我是最用心的一个。”以此来激励学生,使每个二中心的学生在教师的关注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我的反思
教育无小事,“好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现象,需要老师花时间去教育、引导。从某种角度来说,学习成绩优秀,爱好广泛,而且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大多数的老师眼里就是好学生。但是用“成绩分数”衡量一个学生就像用钱的多少作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一样很偏颇。虽然说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但不能说学习好就是判断好学生的唯一标准。如果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略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行的培养,就成了“高学历的野蛮人”。这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愿意看到的。面对当前学生教育的新形势、新环境,需要我们老师有新思考、新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了解“好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前提下,要直面其身上的不足,有意识地关注引导、锻炼提升他们,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诚实善良的品格,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等,惟有如此,“好学生”才能名副其实,才能改正不足,焕发光彩。

版权所有: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团结路29号

邮编:201900 电话:86(21)5678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