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学相友中的“核聚变”

作者:淞滨路小学 张晓枫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12-25 23:58:45 点击数: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做中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然而教师之间的教研更可以在“教学做合一”中相学相友、亦师亦生,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在实践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历练中,从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细节出发,将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师之间的伙伴交往互动活动相结合,确立了以“相学相友活动学习”作为以校为本的研训的新形态,开始了学校内教师研训方式的静悄悄的转变,变过去单向传递和被动接受式的教学,为教师之间双向交流与互动式的研训,变过去单纯静听式的培训为实践探索和体验式的。在经历了“个思、互研、同行、共进”的复杂体验之后,找到了一条走出成长烦恼的新途径,这就是聚合在相学相友的文化方式下寻求校本行动研训中的改变。
一、在融变中学聚能:
作为一名教师可以有很多种状态,可以“自恃清高”而孤芳自赏;可以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楚河汉界;也可以融智而汇集聚能。但作为一名管理者只能选择后者,因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管理者的责任是怎样把学校的文化传承、怎样把学校的办学理念会意而达行,管理者必须选择融智来改变自己,来积聚自己的能量、聚合集体的能量。
在面对会意二期课改以及学校的办学新理念和培植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文化的时刻,管理者困惑该以怎样的方式去融智和达行呢?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有这样一个情况:我们的教师们已不仅仅停留在用听、说、看、写等方式去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他们更需要的是把理念变为课堂操作,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也就是要把“明白了的、理解了的东西”变为“能做出来的、大家都会做的东西”。因为只有“会做了”、“做出来了”,把“知道了的、理解了的东西”化为了实践,才表明我们真正理解了那个我们自以为明白了的新课程新理念。这对教师来说是最难的,对学校的任何一个分管来说更是一个难点。因为,我们必须先理解,想在教师前面,把理念变为具体的操作,这样才能引领团队,教师才会跟着你逐步地去实践新理念、以新方式实践新课程,教师才会信服,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在“相学相友”的文化浸润下,在背负起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上,在面对二期课改的知难而勇敢探索中,在我们身先士卒、永不懈怠的表率下,作为分管我们学着把那些在学校中普遍存在的让教师“自生自灭”自行发展、让教师成为孤独的独行侠、作为分管而“分而不管”的管理行为,变成了管理者是教师教学服务的组织者、是教师教学问题的智助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在每次教师心里想求助、开口来求助的时候,管理者和教研组成员们都会及时地、倾心地帮助教师解决困难。如在数学李老师上《三角形面积》的教学研训中,我与老教师万老师、范老师帮助分析、把关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先行者在突破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专业引领,有我们和其他数学教师一起模拟师生的教与学,帮助李老师解决教学细节问题等。
二、在引变中互聚课
帮助一位教师发展,不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学校管理的目标是帮助每一位教师发展,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发展之路。在我们的信念中是“一个都不能少”,每位教师每一天都有长进。因此作为分管就是要想办法设计活动、项目任务把教师们卷进来,引导他们一起来聚焦课堂、课程、课题,提升专业发展。让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敞开自己的心门,敞开教室的大门,敞开互动研究的大门。
1、引聚课堂:
每位一线教师都会不时地面临一些具体的、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教师个体间的教育经验、教育环境和专业水平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之间开展互学研究,针对面临的教学问题,进行教改实践尝试与理性反思。教研组就是教师进行相学相友、伙伴合作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第一基地,让教研组发挥应有的功能。这对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断生成及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师在我们组织开展的数学教研组 “录像自我微格,相学相友齐会诊” 的教研中,改变了以往被动的自闭式的研究。在互研中,她先自看教学录像,然后节选录像,自己分析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同时,还请教研组伙伴们发出未被发现的教学问题信息卡和补充建议信息卡。为他在后面跟进课中,提供了必要的智慧支持。此后,她感叹道:“原来我真的有那么多的问题。伙伴们的建议真有针对性,以后欢迎你们多来。”随后,其他组员们也主动请缨,互相约请伙伴进课堂帮助会诊与解决课堂问题。
在沈老师要教学《解方程》这一内容的研训模拟前,向数学组发布信息:“今天放学以后,沈老师教学模拟,欢迎大家参加。”放学后,万老师、曹老师、张老师都成为了沈老师教学模拟中的学生、教学建议的伙伴和具体操作、细节指导的引导者。正如沈老师说的:“在你们的角色模拟中,使我真正体会到教师要在课前根据学生实际尽量预设,这样对学生生成出来问题才能更好的应对。”
2、引聚课程:
学科教研的主要内容不再仅仅是统一教学进度、研究怎样教教材等,更多的应是研究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开发教材,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不断发展。教师们在教研组、项目组的相学相友中,不仅仅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它还是教师们研究二期课改中的拓展型课程与探究型课程的实施与开发的“智慧宫” 和集合体。
在信息科技教研组根据三年级信息科技学科(飞龙版)经过一年时间的研发后,形成了《方寸天地》――邮票项目的探究型课程。教研组老师们在实践中探索,借鉴其他学科的操作流程、学习方法等,采用走学、留学、邀请助导、首席引领、实践教学等互学互研的方法,不断完善这一校本课程,并形成了区级重点课题。在学校召开了上海市信息科技教学现场会,研究成果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等。
在美术学科延伸出的拓展型课程《面具项目》就是由我们项目组的多元、多学科教师研发下成为了我们的典型范例。其中就有我们信息科技教师朱老师做教材设计与美工,由组织者担任科目开发与构建课程结构框架,由美术老师陈老师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等。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微型课程。陈老师老师参加了上海市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评比活动,受到了市教委领导及评委的一致好评。
3、引聚课题:
课改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必须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来解决。课题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能体现实践与研究的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促进实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理性地回答教学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在学校的“相学相友活动学习” 的主课题引领下,各教研组和教师不断地从学校主课题中裂变出研究专题与子课题。
在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先从“教”的位置上后撤,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注意在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基础上,再进行导学,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体验者,进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为此我们对艺友活动课题提出的信息三部曲操作流程进行剖析,以学习信息的产生、学习信息的交流、学习信息的整合为抓手,提出了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做中个学,说中互学”的操作策略。在一年级新课程实施中进行实践与探索,成为了我们数学团队的共同想法。为此,我们成立了“问题研训小组”,李老师是一位有五年数学教龄的青年教师,一直担任低年级数学教学。她成为了我们的“先导实践者”。以新教材《退位减法》为例开展了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并在二年级新教材《有余数的除法》等教学跟进课中螺旋递进式研究。因此,“做中个学,说中互学”成为了我们低年级数学教研组对实践新课程的研究专题。
三、在群变中齐聚魂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研活动中要根据教师的特点及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个体多“做”,引导教师通过“做”来认识自己的教学,在相学相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们在聚焦新课程,转变成新型的教师的同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实践,启发我们面对新课程、新任务、新要求时,要对教师培训方式进行反思。在不懈的历练,值得回味的五年中,我们的校本教研就是遵循着相学相友、亦师亦生的文化特色。校本教研里的教与研就是“做”,在做上老师不如学生,那么学生就是老师;在做上校长不如老师,那校长就是学生;在做上哪个老师行,他就可以教别人。学校里的师师、师生、生生关系,只有统一在做上教,做上学,才会促进不同主体的发展。做上教的是师,做上学的是生,师、生相学相友、亦师亦生,校长、教师、学生在做上互为平等。因此相学相友、亦师亦生的教研文化,促进着教师们的转变,这也就是校本教研的特质与灵魂,它引领着我们开发校本教研的新形态,它吸引着老师走进校本教研,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每一位教师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每一个“聚合细胞”,只有我们聚合在“相学相友”学校文化中,才能形成强大的发展推动力。
先行者经常意味深长的说:“这段路走过来,没有捷径,没有人能够替代,越逼近课堂里的变化,获得的长进就越是不易,但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越是有效。”为了得到课堂里每一点细微的长进,我们的先行者在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自省与调整中,坚持学、研、训、做“四行”合一,步步跟进。在“相学相友”的学校教研文化浸润下,历经静悄悄的行动研究,教师们在不知不觉中焕发出灵动的异彩。

版权所有: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团结路29号

邮编:201900 电话:86(21)5678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