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11-08 21:00:10 点击数:
探寻项目化学习路径 凸显设计思维培养
——宝山区第21届教学活动月教研员实践专场(中学拓展型课程)活动报道
2019年10月24日下午,宝山实验学校的一群七年级学生正在宝山区中学拓展型课程教研员秦莉萍老师的带领下围绕“大型物流仓库中如何节省人力?”这一情景问题回顾前期学习经历,并且带来了矿泉水瓶、牛奶盒、手机盒等材料,准备大试身手,开展一次重力运输小车制作大赛。
展示活动伊始,秦老师组织学生交流了设计方案,并复习运输车的基本结构,探讨重力运输小车制作要点。
随后各小组的学生们根据设计方案,到“材料区”自行挑选所需的材料,然后开始紧张的小组制作:有的负责测量计算、有的负责切割粘合、有的负责组装调试……在分工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创意物化的乐趣。
终于到了学生们期待的展示交流环节,小小工程师们在“货物区”装好货物后带着他们独一无二的小车迈向步道,开始他们的产品首秀:“哇,是条直线!”、“耶,我们的小车跑得最远!”、“咦,怎么不肯走了?”……产品经调试后,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在秦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反思和交流产品成败的原因,发现影响小车运行的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方案。
教学展示后在中学跨科指导团队骨干教师、上海大学附属宝山外国语学校的张成娟老师主持下进行了教学研讨活动。先由秦莉萍老师说课,秦老师规范地呈现了本节课所属课程完整的科目纲要,并从基于设计思维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角度阐述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分析了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参与本次活动的中学跨科指导团队与区中学拓展型课程教研组的老师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课感受,大家一致认为从科目纲要看本课时所属的《智能运输小车》课程能带领每位学生都经历一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本节课课堂环节结构化,学生学习兴趣浓郁,能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创,拓展知识技能的同时思维得到了发展。
来自普陀区教育学院的中学拓展型课程教研员陈燕华老师参与全程的观课及说课评课活动后作了专家点评,陈老师高度赞许秦老师的示范效果和来自于生活的设计源泉,科目目标与教学目标匹配度高,提问设计有技巧,关注课堂生成问题,凸显设计思维培养,是一堂不可多得的拓展型课程示范课。
最后来自上大宝外的张老师总结了本次活动,期待更多的拓展型课程老师结伴而行,众行致远!
中学跨科指导团队
2019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