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回放]
“下雪了——”不知是谁一声压抑不住的惊叹,一下子打断了我津津有味的讲课,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齐刷刷的转向窗外,我的脸忍不住一下子的拉了下来。我静默下来停止了讲课,而同学们却完全没注意到我的情绪变化,目光已被窗外纷飞的雪花深深吸引。
这课还怎么上?是提高声线,教育一番继续完成原定教学,还是……?继续上课,我的教学能不受影响吗?再看同学们的神情,他们的心早已随着雪花,在校园里飞舞了吧!我灵机一动,不如顺其自然:“同学们,我了解你们的心思,现在先让杨老师说几句话,之后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玩雪,好么?”
“耶——”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
“我们的课现在作临时调整。难得上海会下这么大的雪,很多同学还从没见过呢,这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尽情地玩一玩,同时好好欣赏一下这美丽雪景。既然看了,大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利用好所有的感官,不仅是眼睛看,还可以是耳朵听,鼻子闻,甚至尝一尝。即使是看,可以是近看,如雪花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远观,看看周围的角色和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同……”
校园渐渐被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积雪,同学们的到来打破操场原来的寂静。男孩子一下子冲到篮球场上迎着飞舞的雪花尽情嬉戏,女孩子们则三三两两,好动的和男孩子玩到了一起,喜静的则有的仰面感受雪花带来的清凉,有的用手想捧起雪花仔细观察……嬉闹声、欢笑声在操场上回荡。
“孩子们,差不多该回教室了。”孩子们回到了教室。
教室里仍意犹未尽,一阵阵小声议论就传入我耳中:“现在雪没怎么积起来,不知道等会儿会不会积起来呀?”
“如果经常下雪就好了,我们可以经常出去玩雪。”
“不合算,才玩了一会儿,杨老师肯定要让我们写作文了。”
“哎,我最怕写作文了。”
“哎呀,不合算、不合算!”
……
“你们怎么知道杨老师会让大家写作文?现在我们先不写,我让你们继续发挥。刚才我发现同学们都很兴奋,回来的路上都在说话,下面你们在小组内继续讨论,把刚才自己看到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说给周围的同学听。”
教室里一下子又热闹起来。
“今天的雪花真大,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片的雪花呢。”
“雪花飘到脸上,清清凉凉的,我一点都没感觉到冷。”
“我看到房顶和和树叶上已经积了薄薄一层雪了,可路上还没积起来。”
“经常可以看到雨天路滑的牌子,我发现雪天的路好像更滑了呢。”
“嗯嗯,我刚才滑过了,滑起来很好玩的呢。”
“自然课讲过的,是摩擦力,摩擦力更小了吧!”
……
“已经下雪了,为什么没感觉到冷呢?”“雪地为什么会感到滑呢?”“你知道为什么路上的雪难以积起来吗?”
讨论在继续,我不时插入提问,以引发学生的思考。
“现在雪还在下,你们中午或者放学还可以继续观察雪后的景色,例如校园的房子、树木变成了什么样子?或者去探究一下雪中隐藏着的各种自然奥秘,也可以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中去了解一下是这场雪对我们的生活、我们这座城市的影响……”
“这不是杨老师计划里的作文,所以我今天没有具体的习作要求,也没有字数规定,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角度或一个片段来写,可以写成叙事作文,写写你们刚才的游戏,可以写成观察日记,写出下雪时、下雪后的景色,也可以写成探究小论文等。除了观察,大家还可以查查资料,可以去向别人请教,也可以借鉴一些别人的想法和说法。不会写的同学也别怕,哪怕是只写一段话,只要语句通顺,表达了你自己的想法,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不可千万别做裁剪师,去东抄西抄哦。我给大家2天的时间,如果不够,也可以适当延长。”
[案例分析]
虽然语文课原来的教学计划被不期而遇的雪打断了,但这无心插柳的作文课让学生摆脱了对写作的无所适从和倍感压力,尽心地玩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适时地提醒训练了学生的能力,激情地讨论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作文原来可以这么写出来。
现在的孩子几乎是每天教室、家里两点一线,平时生活的单调、观察力的缺乏使得学生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和语境的内蕴,更找不到写作素材,搜肠枯肚也挤不出什么内容。写作文要么是艰难地凑字数,要么是做裁剪师,东拼西凑的抄一些,乃至随便涂几笔交差了事。应付式的学习,挤牙膏式的写作把学生原有对语言美的一点欣赏兴趣悄悄地抹煞干净,“喜爱阅读、勤于动笔”几乎成了语文老师的奢望,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如何抓住点滴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去观察生活,记录点滴体验感悟这才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敢放、会放就是一种教学艺术,需要就是平时对语文课的把握。
[感悟]
“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这是我们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兴趣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首位老师,观察能力、探索精神的培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可以有自己的角度,人人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的成长有益的,都可以成为观察研究的对象。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自由、和谐的气氛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不用担心发挥不当而受到批评,不会处于被动、压抑的心理状态,他们能够分享别人的经验,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按照各自的能力水平和方式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已,只有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才会养成了观察、思考、搜集、积累的好习惯,才会锻炼信息整合、比较、提升、品评的能力。
花朵的开放已然美丽,如果能有幸倾听花开的声音,那更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让我们用心去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让我们用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智慧去培养我们的花朵,和他们一起品味成长的快乐。对于教师,这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