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和衷小学 王忠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12-31 03:39:01 点击数: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应重视数学知识的获得,更应充分关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相信学生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潜能;学生要创造性的学习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创新《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因此创新不是别的,是知识的重新组合。创新能力对于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对于小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重新组合转换;或者对于某一类题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者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推导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阐述一些思路和做法。
一、确定创新教学目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  
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定向作用,使教学中的师生活动有明确的共同指向。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创新因素。
根据内容比较恰当地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确定的目标才能符合要求,老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而为之。
二、营造民主和谐氛围,诱发创新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民主的师生关系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往往与创新性有着密切联系。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无忧无虑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反之,专制式的教学,严肃的课堂气氛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利学生思维发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惰性、缺乏自信心、思维迟钝、僵化,这是学生思维创新的最大障碍。
对学生的不同认识,都给予充分的尊重,允许学生表达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特的人。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争论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自主意识增强,老师对学生的放纵,充分树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回答问题不论正确与否,一律表示欢迎,必要时可展开讨论,肯定成绩、鼓舞信心、纠正错误;对于提出独特的、有创新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动力,诱其创新思维。
三、联系生活,体验实践,激发创新
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应用的广泛性。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密切联系儿童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并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 在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现实或某个典型角色,通过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来获得对实际的真实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主动获取知识。
通过实际购物,学生大胆尝试,标新立异,突破了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局限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探讨具有创新的方法;通过实际购物,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学生就能将已有的数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就会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购物,可让学生领悟到知识来源于实践的基本观点,体现数学的大众化和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实际证明,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也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强大动力。创设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在具体讲授学习新内容之前,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相当有效的。
重视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创设问题情景,造成认知的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重视每节课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每节课中不断进行问题场景的创设,把学生引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教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学生经过努力解决问题,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
这是同学们经过动脑、动手操作实践的成果,是顾客的设计情境所在,是激起其创新动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所在,这是在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条件下而取得的收获,其中蕴含着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
五、注重运用操作,激活创新思维
有个教育家说过:智慧出在人的手指尖上。动手不仅仅是身体的动作,而且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的。   操作是一个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调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手脑得到发展,使它变得更聪明,脑使手得到锻炼发展,使它更灵活变成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动手操作也是左脑发展的过程,它使学生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右脑与抽象思维为主的左脑在协调中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动口、动脑,更应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实现认识、理解、探索和创造,又能够得到交流和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操作机会,使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寻求知识的内在联系,发现真理、培养创新能力。
六、给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丝毫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进行探究的渠道,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和形成,必须留给他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也就不会有创新思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太直接,学生不假思索便可答出,而要有一定的思维探究空间,因为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问题经验达成的,而更多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在思考和探究中,也能够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总之,新课标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重在教师的开发和引导。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要以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数学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版权所有: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团结路29号

邮编:201900 电话:86(21)5678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