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富盛名的班主任就是孔子,他有三千弟子,也是万师之表,他的仁慈、谦和、智慧成了他的学生们记录不完的财富,使我们至今依然能触摸到孔子的温度。他的学生中最长的追随了他四十年。由此我们体会到了学生对于师长的传承那是多么温馨、悠远的相依相随的一个过程。
知识与智慧不同,知识只是智慧的弟弟;知识是静躺在书本里的,而智慧则是弥漫在生活中。知识是一个“面”,可以触摸,智慧则是一个“场”,只能感受;知识来自头脑,智慧则来自心灵;知识是“文”,智慧则是“诗”,“文”可以娓娓细语长篇,“诗”则是余音袅袅不止。团队中有领袖人物是非常重要的。雁阵中的领头雁在集体迁徙的旅途中承担领飞重任、承受最大的空气阻力,当它开始划行时,翅膀尖上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后面的雁阵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节省体力。它们边飞边鸣相互鼓励,携幼扶弱井然前行。我想,这样一个以“仁爱”凝聚的团队是富有强大生命力的。
我认为,班主任就是那只领飞的头雁,是学生的精神领袖。指挥着全队飞行的大方向与主旋律。要做学生心目中的精神领袖,需要具备以下的一些智慧:
1. 幽默机敏的智慧
子曰:“惠则足以使人”。老师有了智慧才能来把持好整个班级“张弛有度、详略得当”的前行速度节奏。语言的美丽不在于它的力度,而在于它是否真正触摸到了我们的心;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深度,而在与它是否给予了孩子美好的启迪。
幽默的智慧也只有内存比较大知识比较丰富的人才能拿捏的得心应手。学生的学习生活已经很辛劳紧张、离弦紧绷,如果我们的语言一味的刻板严厉,那效果有时也会适得其反。我们的学生中不乏有逆反心理的,所以更不能步步紧逼不留余地。班主任老师要善于扮演调解员的角色。学生与学生间有纠纷了、学生与家长间有摩擦了、学生与任课老师间有误会了,都会尽力适宜地疏通;学生处理不好学习与娱乐的关系了、学生承受不住学习的压力重负了,理应体贴入微扶他一把鼓励和引导。
2.以柔克刚的智慧
以说文解字的方法来理解这个柔字,“柔”字上面是个“矛”,下面是个“木”,长矛和木棍在古代都是最有力的武器,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用这两个武器合成一个“柔”字,也许是为了指点我们领悟这个字的智慧与内涵。有诗云“静能生慧、柔则能向心”,一名好的班主任应该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班主任老师与学生谈话时虽然始终轻慢细柔,但是学生也会被说得泪流满面,自责不已。与学生谈话时微笑细语,给人亲切温暖之感;与学生对话时用商榷、友好的语气,他们更容易接受。平和而又委婉的作风是最有力的。人格的力量有多大,教育的力量就有多大。其实,学生和我们成年人是一样的,生活中最承受不了的是别人的宽容与关爱。我们的言辞是否有用,并不在于说话音量的高低和用词的犀利与否,而在于我们的言行在本质上是否触及了他们的灵。
3.物尽其才的智慧
我们要理性地承认,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及性格都有明显的高低之分、优劣之别、雅俗只异,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像子路和颜回那样有才学和有美德,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他们和睦相处,百花齐放。一颗星星再美也是孤独的,而那交相辉映的星空才是真正快乐美丽的大家园。孔子的学生有的是政治家、有的是哲学家,有的是经商的大老板,这也许归功于老师的识才,使其物尽其用。
4.持之以恒的智慧
师生之间从相互认识到其乐融融是一种精神映照,这种薪火相传应该是一种智慧、一种财富。个人与集体、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依相承、不离不弃,常常也缘于彼此的信赖与忠诚。我们常对自己的学生会有怜爱庇护之举。学生常会因为学习和生活的烦恼显得无依无助。作为班主任,理所当然是学生最可依赖和信任的人。我们会随着他们哭泣而难过,随着他们欢笑而欣慰。对每一个学生部放弃,持之以恒就会有收获。
学生经常会犯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其中有些错误,其实并不是由于孩子的道德品行出了问题,而是他们的眼光有问题,确切地说是由于没有辨别能力而致。如:学生的天性就是喜欢新鲜的世界,一个能唱几首歌的连高中都没毕业的“超女”就能令全中国的孩子追得忘了书本,看一些书摊上买来的一些劣质图书、穿戴一些外面流行的服装饰品、说一些莫名其妙的网络语言等等,这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出现在孩子们身上简直令我们有些防不胜防。课本与老师的影响力似乎远不及网络和电视节目对他们的影响来得快、来得猛烈,所谓的“流行文化”如沙尘暴一般在孩子们的周围弥漫开来,有时真让我们措手不及。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与那些非正义的力量作抗争,有时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其实就是对面的力量胜过了我们。孩子的觉悟并不是靠我们盯着逼着才能完成,我相信那也应该是一种内在的触动所致。所以给他们有质量的精神食粮、为他们做好榜样是很重要的。
5.真诚用心的智慧
在一个集体中,难免有让人心烦意乱的人和事,时时都步调一致是不可能的。作为师长,我们应该有足够大的胸怀容量,允许他们出现这样那样的麻烦状况,允许他们在欢乐时喧闹、在疲倦时偷懒、在生病时软弱、在胜利时得意、在考试时出错、在失败时落泪,老师有气度允许学生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真正有境界的爱。等待他学生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等待石头变成玉的过程,但愿我们可以储藏好足够多的智慧与力量,希望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交相辉映的过程,值得我们驻足回望。我们不能用简单暴躁的方式制约学生的言行,那样只会制造出更浮躁粗劣的学生来。有时也许会因为我们的威信让被训斥的学生一时风平浪静下来,但之后还可能会酝酿出不安的种子来。我们应给于他们足够多的欣赏和信任,这是一种温和但有力的力量。它可以让他们自由快乐的成长。
当学生给了我们赞美与期盼,但愿我们不会轻易去疏忽;当学生给了我们亲近与热爱,但愿我们也不会草率地辜负;当学生给了我们殷殷的请求与信赖,我们更不能能因淡漠而遗忘。希望可以用我们的智慧与真情给予他们合适的关爱与帮助。学生的爱戴与信任孕育了我们内心的柔软与芬芳,同时也造就了我们的坚持与耐心;学生的欢笑与眼泪铺展出了我们内心的幸福与苦涩,同时也造就了我们的多情与坚毅;学生的成长与有为,汇集成了我们内心的喜悦与丰厚,同时也造就了我们的知足与平和。希望这些,都是让我们可以坚持下去的理由,坚持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力量。
共勉:
有智慧的老师才会有感召力,才会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和感情依赖。班主任靠的就是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带学生。我们热爱生活,学生才会热爱生活,我们追求高尚,学生也才有可能向往精神的高尚。如果我们自己能拥有真性情、深学养、大智慧、美人格,那么我们的学生就有了为人处事和学习的榜样。
其实,班主任的智慧同样也适用于学校管理工作。愿我们都能在日常工作中锤炼自己的品性,集聚自己的智慧,愿我们都可以更智慧更科学更艺术地来完成学校管理工作,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希望我们都可以有智慧让每一个忙碌琐碎的日子散发出美丽光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