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汗水中闪光,美丽在岗位上绽放

作者:刘忠 来源:高境三小 发布时间:2017-01-04 03:47:29 点击数:

 

一、活动背景
按照中央突出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党员“两学一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新时期党的工作水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党员联系班组、服务师生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切实把育人为本、服务教工、服务学生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为建设和谐校园,推动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根据我校的特点,外来务工子女占全校90%,其中特殊学生较多,靠班主任去关心这些学生忙不过来。学校党支部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三联系”服务活动。
在全校广泛开展“三联系”活动,每个党员要联系一个班组(班级或教研组)、一名非党教师、一名学困生,开展经常性联系服务活动,并建立党员“三联系”服务手册,完善我校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开展“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经常性联系服务活动,党员深入班级、深入组室、深入师生员工中,指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主动承担帮教活动和教学竞赛活动,积极参与文明组室创建、助推凝聚力工程建设,深入群众了解师生员工需求,并将活动记录记载于党员“三联系”服务手册。  
1、摸清底子:摸清党员底子:姓名、性别、任教学科、特长、联系意向;摸清联系对象底子,班级情况;学困生情况;非党员教师情况。
2、将党员教师个人基本情况进行公布,班主任、学困生、非党员教师选择联系对象;将班级、学困生名单、非党员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告之党员教师;由党员教师确定联系对象;支部根据选择情况作协调平衡,确定联系对象。
3、填写表格:联系对象确定后,党员和联系对象见面并填写联系表,确定联系方式等。
4、开展活动:党员教师要与联系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参加班级活动、个别谈话、心理辅导、文化补习、成材指导、家庭走访、与教师谈心等)。关心群众,多办实事,广泛开展谈心家访等活动,做到对群众的家情、心情、体情要必知;当群众有成绩时、有思想时、有矛盾时、有失误时要必谈;当群众本人生病、直系亲属患重病、家有丧事、工作变更,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必访;为群众分忧解难帮困救危的事要必做。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对支部指定的帮教对象要做到每天一联系、每周一谈话,每月与家庭一交流,每事一记载。
5、总结评比:联系双方平时开展的活动、所做的工作要在联系表内及时记载,并进行总结;校党支部进行综合评比,评出“三联系”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建立“三联系”活动的长效机制,把“三联系”活动作为党员“三育人”工作和创先争优的一项经常性活动,纳入党支部工作计划。
二、活动效果
案例1:关心沟通 欣赏
学校一年一度的读书月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讲故事比赛、阅读活动、黑板报……各班班主任又开始忙开了。我虽然是一名语文老师,由于不是班主任,这通忙碌对我而言还是有些距离的。庆幸之余,却发现所教班级的班主任忙得焦头烂额。她是英文老师,这可不是她的拿手绝活啊,特别是讲故事的内容,规定是与经典诵读有关的,找这些资料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小菜一碟,可对她来说……于是,我和她商量之后决定分工完成:我准备故事内容和指导学生,她制作故事的PPT和比赛服装。
分工合作就这么愉快地进行着。开始,我们分头进行,各干各的。我找寻了《三字经》里的经典故事,并且把故事进行重新梳理和整编,因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内容要通俗易懂,语句要短小精炼。然后,我又找了几位种子选手进行面对面辅导,气息、语气、表情、动作等一一进行指导。而班主任呢,她忙着到网上找寻相关的图片,制作与故事配套的PPT。最后,我们在班级进行了预演,把出现的问题再进行弥补。经过一星期紧张地准备,终于比赛时间到了。我班的两个帅小伙的表现确实不错:绘声绘色地讲演,再配上制作精美的PPT……让评委老师刮目相看,也让在座的孩子沉浸在精彩的故事里。
读书月活动结束了,但我与班主任老师之间的合作却还在继续。比如:我提出利用班会课让孩子们去图书馆看书、借书,班主任老师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周五午休时间,我进班级找差生个别辅导,她带领其他学生清扫教室……
从那以后,我就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事。有的同事在教学上很有经验,有的在提优补差、辅导孩子上很有耐心,有的在厨艺上特别下功夫,有的在生活中比较喜欢讲究生活品质,还有的在养生上特别有感悟……每位同事身上都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于是我在空余时间会与她们聊,聊生活、聊工作、聊新闻,积累学习资源。
欣赏是与同事相处很好的方法。同事之间相处久了,就会忽略对方的优点,反倒对彼此间的缺点很敏感,这是使工作陷入困境的征兆。其实,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方,给她们一句由衷的赞美或一句得体的建议,都会让同事感觉到你对她的重视,无形中增加对你的好感。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价值得到认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尤其在我们付出了辛勤和复杂的劳动之后完成的工作,更是期待别人的注意和赞赏。同事之间如果能相互欣赏、互相学习,相信在工作的时候,我们的激情会更高,工作效率也会提升。学会欣赏,也能使自己积累学习的资源,向他人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同事间有情、有缘,工作将会快乐,生活也会变得美丽……
案例2:走进孩子稚嫩的心灵
小付,一个插班进来的孩子,父母离异,小小年纪的他,或许就已尝到生活的艰辛和不如意,他觉得每个人都似乎与他在作对。因此,他也变得敏感、易怒,同学一句无心的话,就会惹怒他,一个随意的动作,也会让他以暴力相对。在他的习作中也时不时地流露出叛逆的情绪和暴力的倾向。
真是一个头疼的孩子!怎么办呢?如果对他道德说教,他肯定听不进去,对他严厉处罚,他更加会逆道而行的。那样的效果会适得其反的。我想只有慢慢地走近他,最后走进他的心灵,与他交朋友,他才能接纳我,才能听从我的劝导,也才能分清是非黑白。
我开始慢慢发现他的优点:他的作业总是第一个完成,虽然质量不是很高,字迹有些潦草,但他有责任心呀,他知道要按时完成作业,于是发本子时,我总叫他来完成这项工作,他也很乐意去做好;他的做事速度极快,虽然有些毛躁,但他效率高呀,于是做值日工作时,我让他当小组长,负责整组的值日工作,他也总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渐渐地,我惊喜地发现他慢慢地与我缩短了距离,没有刚开始时的抗拒了。他会主动地找我问问题,主动地去发本子,甚至还主动地对我说家里的事……
正当我为取得的成果而沾沾自喜时,有一天早上,我刚上班,就听到老师向我告状,说小付无缘无故地打别班的学生。我马上把他叫来,询问事情的原委:
“听说昨天你打人了?”
他睁着一双大眼睛,无辜地看着我:“老师,我没。”
“四(1)的XX同学,你昨天见过他吗?”我提醒着他。
他一听,明白了,低头沉默了一会儿,尔后振振有词地说,“噢,他的伞碰到我身上了。”
“碰疼了没?”我问他。
“没,但他是故意的。”他向我争辩说。
“伞柄不小心蹭到肯定会有的,他又不认识你,怎么会故意的呢?会不会你多心了?”我善意地提醒着他。他不作声。我知道他那敏感的神经又被同学不经意的一个举动而绷紧了。看着他,我的心也揪紧了,怎么才能抚慰他那颗脆弱的心呢?让他感受到周遭的温暖呢?我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成为朋友,这样你才能收获许多的快乐。像昨天这件事情,不管人家是不是故意的,你也不能因为伞柄碰到你身上,你就推他,像老鹰抓着小鸡一样往地上扔。以你人高马大的优势,万一碰伤了别人可得不偿失了。你说对吗?”他听着听着低下了头。我又趁热打铁:“做人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就能相安无事。而不能一时意气用事,做出糊涂的事来,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可以换一种做法?”他点点头走了。下午,我问他:“有结果吗?”他真诚地向我承认了错误。渐渐地,小付学会了平心静气地去解决事情,与同学和睦相处,没有那么意气用事了。
我们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靠什么?那就是沟通,静静地听,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地说教,作为学生,总希望自己的老师能象朋友一样与他共享快乐或分担忧愁,倾听学生的诉说,充分尊重学生倾诉的权利,这是一种艺术。只有聆听孩子的心声,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花儿争奇斗艳,有的开得艳丽夺目,有的开得默默无闻,可它们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孩子也一样,有的开朗活泼,有的乖巧文静,有的孤僻内向,哪种人就一定不能成才呢?我们应当学会从内心欣赏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他们别样的精彩。
……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首爱的诗篇,每一个故事主人公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党员教师。
三、活动反思
党员广泛开展“三联系”活动,学校特殊学生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有两名教师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有时候我们把这种活动当成了一个被动接受的任务,它让我们感觉是负担,于是我们草草了事……很多时候,我们用心做了,但是我们很少总结,于是积极效用像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三联系不是片面的去帮助一个人、一个班级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活动,辐射带动更多的个人和群体,同时通过此类活动来鞭策我们,让我们时刻记住自己是党员,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正能量,并且通过这种活动让我们的身边处处充满正能量。

    党员三联系活动是一项长期开展的工作,我们在党员“两学一做”活动中做到模范服务,模范工作,模范攻坚,带领群众教师树立昂扬斗志,踏实工作,大作大为。在办让人民满意教育,做人民满意教师的目标中做出优秀业绩,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版权所有: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团结路29号

邮编:201900 电话:86(21)5678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