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助推成长

作者:严鸽燕 来源:高境二小 发布时间:2017-01-04 03:49:55 点击数:

 

活动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长期以来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任务更为繁重,这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我校支部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为指导,紧扣宝山区教育局党委“服务教育发展、服务师生群众、服务广大党员、服务社会管理”的总要求,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寓支部建设服务于学校各项发展工作之中。
学校建设中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发展,而亟待提高素质和大有潜力提高素质的首先应是青年教师。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我校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为学校增添了新生力量,他们有热情,少经验,高学历、低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积淀,要想站稳讲台还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我校党支部把“扬帆起航,助推成长”作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特色项目,把服务青年教师的成长作为学校党支部建设的基本职责和自觉追求。
 
【活动过程】
一、确定服务对象,诊断分析,明确目标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通常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已经是 22-23 岁,五年后便已是 27 、 28 岁,再通过两年左右的总结、反思、调整,进入成熟期时正好是 30 岁左右,是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和规律的。这一阶段的青年工作热情最高,精力最旺盛,可塑性最强,对新事物接受和理解能力强,最有开发潜质。因此,“一年入门,三年胜任,五年站稳”符合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党支部把服务主要对象定为五年以下青年教师。
首先,我们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系列教学基本功评比,包括备课、上课、教学反思、观课、板书设计、演讲等,党支部组织学校业务骨干进行观察分析,目的一是对职初教师的教学技能现状做出比较科学的初步诊断;二是通过评比增进青年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帮助青年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我们发现,青年教师有一定的业务基础,知识结构新,好学上进,朝气蓬勃,但他们中不少人还不具备教学的基础素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粗疏,在教学业务上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上选择和运用不够灵活,尤其是他们对学生的特点缺少了解,常常无法自如地驾驭课堂。
其次,党支部通过谈心活动和座谈会的方式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困惑、个人职业规划等,并指导青年教师分析自身的现状,自身的优势,自身的不足,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的方向等,制定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有合理的规划才有长远的发展。
 
二、丰富服务项目,按需服务,助推成长
1、专项服务,助推个人素养
在前期问题诊断的基础上,党支部根据共性问题组织对青年教师进行了《教学目标设计》、《如何进行课堂管理》《听课的艺术》等专项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强化基础,提高技能。同时,组织开展了“青春献教育,成长在岗位”的系列活动,通过师德讲座、主题演讲、专题论坛等系列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认识,提升他们的职业精神。
2、组团服务,助推专业发展
(1)营造氛围建机制。优质管理就是优质服务。学校党支部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起到的是提供优质服务,营建培养空间的作用。首先,营造和谐环境,为教师心理减压,帮助进行人生设计,帮助排解生活及工作中的具体困难。这些“软环境”的营造,实质上是完善人才成长的外因建设。同时,为了更好的激发青年教师的内驱力,我们逐步形成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
(2)以老带新结对子。学校的业务骨干大多为党员教师,组织这些教学骨干与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要求从师德、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业务素养上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其近早进入角色。
(3)实践锻炼压担子。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是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所以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活动,引导青年教师聚焦课堂教学实践。同时给青年教师创造公平竞争机会,为之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杏坛”杯课堂教学评比、演讲比赛等各类实践活动,让青年教师各显其能,各领风骚。
(4)更上层楼架梯子。多管齐下为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创造条件,使之适应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新形势。一是邀请教育行家来学校讲学,拓宽视野。二是创设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多渠道的培养方式,逐步形成以课堂为主阵地的“问题一目标一措施一实践一反思”的多轮循环的反思性实践青年教师培养模式。
3、点单服务,助推个性发展
党支部梳理党员教师的特长,列成菜单,供青年教师按需点单,自由选择组合。党支部书记主持成立“杏林坊”,切实为解决教师思想上困惑、生活上负担、缓解教师精神上的压力提供服务;由各级党员骨干教师成立学科工作室,随时帮助青年教师解决业务上的困惑;由团支部成立读书沙龙,交流阅读心得;由工会组建教工社团,展现青年教师的特长,丰富青年教师的业余生活……
 
【活动成效】
1、赋予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正能量
通过活动,党员教师的德业兼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教师,向青年教师传播着正能量,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这份职业的责任,鞭策着青年教师的成长。近两年,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在2016年的区见习期教师“两选三评”活动中,我校1名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1名教师获得演讲比赛二等奖并被评为“优秀学员”;1名教师在宝山区“少先队活动课说课比赛”中获特等奖,代表宝山区参加上海市比赛;1名教师获上海市心理活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2名青年教师在区第十一届中青年教学大奖赛中分获一、三等奖;2名教师在区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教学展评活动分获一、二等奖……
2、提升了党员教师的服务意识
广大党员教师在服务过程接受了深刻的党性教育,得到了生动的党性锻炼,责任感和荣誉感显著增强。在开展“扬帆启程、助推成长”服务活动中,党员志愿者们所付出的汗水和辛勤,换来了青年教师的信任、尊重和拥护,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了升华。近几年党员民主测评满意率均在96%以上。同时,他们自身在岗位上得到了历练,成长迅速,有的已成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
3、凸显了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共鸣,党群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党员的个体行为,代表着党的整体行为;党员的个体形象,组成了党的整体形象。在开展党员服务活动中,群众情绪受到了感染,行动受到了激发,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主动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工作、学习上的问题。这些点滴行为润物无声般地净化着学校风气,一个互助友爱、团结协作、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阳光和谐校园悄然形成。

版权所有: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团结路29号

邮编:201900 电话:86(21)5678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