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宝山区少年宫 来源:宝山区少年宫 发布时间:2025-05-12 10:36:51 点击数:
5月7日上午,宝山区少年宫召开2025区级一般课题开题论证会,邀请了上海市科艺中心科研师训部孙兰祥老师和宝山区少年宫张晔、曹丽丽两位高级教师担任本次开题论证会的专家评审。同时还邀请了多位校外兄弟单位的教科研负责老师共同参与研讨,为课题负责人提供指导和帮助。
本次开题论证由少年宫教科室副主任周晶主持。
此次开题会的两个区级一般课题分别是王韵骁老师的《红色基因传承视域下在地资源融入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景式”课程建设研究》和袁笑老师的《海派文化融入手风琴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她们分别在各自的校外教育教学专业领域上寻找切入点,围绕极具地域特色与文化价值的课程建设开展实践探索,形成研究性课题。
王韵骁老师的课题围绕红色基因、在地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及全景式课程建设几个关键词,通过实践构建具有宝山地区特色的育人课程,发挥红色资源功能价值,并实现多维度、全景式的教育模式,因而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袁笑老师的课题则围绕海派文化的内涵挖掘,运用于校外手风琴课程建设的研究,着力为校外课外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对与本土文化认同,提升传统器乐课程的育人价值。
专家组在认真聆听后对两个课题的研究价值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直击其中的若干问题,并为课题后续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改进意见。
希望课题组继续做好关键词的斟酌和把握;两个课题均涉及课程的开发建设,都需要从案例出发,凝练更高位的、能展现课程整体的设计思路与宏观框架。另外针对课程对于学生个性化教育、课程评价部分与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对标、及评价后的学习效果追踪等实操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都对课题主持人提出了补充和精进要求。
孙兰祥及参与论证会议的其他专家老师,还从科研规范上,给予了更多提示,如文本的规范、文献综述的补充更新、研究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指正,让与会老师们感受到精益求精的教科研精神与素养要求,深受启发。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要求教育工作者立足本土、扎根实践。今天的两项区级课题正是对这一导向的积极回应。希望少年宫更多教师可以积极行动起来,立足专业,挖掘地域资源文化, 深耕校外课程建设,助推校外教育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