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宝山实验学校 崔萌萌 来源:宝山区少工委 发布时间:2025-05-09 10:21:33 点击数:
2025年5月7日下午,“学习‘四有’军人 争当国防少年:宝山区军营里的思政课”主题活动在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五支队圆满举行。活动中,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与武警执勤第五支队勤务保障大队深化军民共建,以“军营场馆+思政教育”的创新模式,为区域“大思政课”建设提供生动示范,引领青少年在沉浸式国防教育中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
军地协同:开启思政教育新阵地
活动在部队领导的致辞中拉开帷幕。他强调,军营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地,始终以“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军人标准培育官兵,期待通过此次合作,让青少年在军营中感受国防力量,厚植爱国情怀。
随后,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大队辅导员崔萌萌带领六(9)天华中队开展《学习“四有”军人 争当国防少年——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队会》。队会通过小队寻访、情景演绎、互动问答、武警官兵和队员共宣誓等形式,引导队员们理解“四有”精神内涵,现场气氛热烈。队员们表示:“军人叔叔的故事让我们懂得,爱国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
深化共建:构建国防教育长效机制
活动现场,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与该支队举行军民共建签约仪式,双方将在国防教育课程开发、实践基地共享、师资互聘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标志着“学校+军营”协同育人模式进入新阶段,为青少年国防教育构建起长效机制。
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副校长邵若莹以《“大思政课”视域下学校德育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为题作主题汇报,围绕学校在“大思政课”视域下的德育顶层设计思路、实践过程中的具体举措、阶段性成果及深度思考展开分享,为区域学校推进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实践参考,并紧密呼应活动现场的军民共建签约仪式,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与军营在国防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实践共促等方面的长效合作方向。
专家领航:凝聚场馆思政课共识
全国红领巾巡讲团成员、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教研员、《少先队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鲁旻和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上海市教育督学张蔚芹分别从少先队活动课程化设计、场馆资源转化为教育素材等角度点评,肯定活动“打破传统课堂边界,让思政教育‘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建议进一步挖掘军事文化中的育人元素,形成序列化课程体系。
宝山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向际春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军营是天然的思政课堂,“四有”精神与青少年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深挖军营资源,将武器装备背后的科研故事、荣誉墙中的英雄事迹转化为鲜活教材;二是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情景模拟、vr体验等增强吸引力;三是加强师资建设,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的辅导员队伍;四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军营思政课与学校日常德育无缝衔接,让“国防小先生章”等特色项目落地生根。
此次活动作为宝山区落实“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实践,以“课堂搬进军营、教育融入实景”的创新模式,为全区思政教育开拓了新方向。军营里的思政课,不只是一堂简单的国家安全教育课,更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塑造筑牢根基,助力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这堂课上,青少年真切感受到军人的飒爽风采,深刻理解国防责任的重大意义。
未来,宝山区将持续深耕场馆思政课建设,积极整合红色基地、企业园区、科研机构等各类资源,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构建起“全域育人、全时浸润”的思政教育全新格局。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思政课程与教育活动,运用沉浸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让思政课堂既专业严谨又充满趣味,培育出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少年,让红色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断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