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泾中心校 来源:罗泾中心校 发布时间:2023-03-27 09:23:02 点击数:
春风微凉,黄绿初染。3月22日,以“立足‘双新’背景 优化评价工具 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宝山区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研活动在罗泾中心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宝山区教育学院小幼教研室主办,罗泾中心校承办。
活动伊始,罗泾中心校张晓雯老师代表团队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此次《课堂教学观察量表》的变与不变,重点以本课为例,从如何提炼练习目标、如何设计评价工具、以及评价工具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做了细致的阐述,为观课教师们有目的、有方向地观课提供了方向。
接着,罗泾中心校青年教师钱婧艳为大家带来了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人物描写一组》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展示,本课是在借助上海市空中课堂和我区优质教研资源的基础上,围绕区级重点课题的研究而作出的新实践、新调整和新尝试。在磨课的过程中,项目团队的老师们结合对新课标的理解,结合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将研究的点聚焦于如何凸显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何在课堂中实现阅读路径向习作路径的迁移转化。
课堂中,钱老师结合预习单中的表格层层推进,梳理出一条习作单元的学习路径,即从阅读策略到写作策略的迁移。钱老师从“学习方法”到“运用方法”,借助“评价单”的呈现与反馈,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紧接着,杨泰实验小学朱菲菲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优化评价工具 明确习作路径 落实“以评促教”》的微报告,从“关注‘交流平台’,厘清阅读路径,凸显单元特色”“巧构评价工具,依据阅读路径,改进教学策略”和“优化评价工具,迁移阅读路径,落实’以评促教’”三个板块向大家介绍了《人物描写一组》第一课时中两个评价工具是如何“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反复优化,最终达到有效勾连习作教学,帮助学生明确习作路径,从而切实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怎样的评价才能真正实现“以评促教”?如何基于“以评促教”来展开习作单元教学的实践?罗南中心校赵佟巍老师以《基于“以评促教”的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主题,从“甄别评价标准”“厘清编排关系”“明确习作路径”“丰富语言表达”等四个方面谈了在这次团队磨课过程中的思考与启发,并且相信,只要教师在单元教学训练中能够“觅”得其径、“训”得到位、“练”得有术,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掌握所学内容。
随后,嘉定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张艳为此次活动做了专业的点评。她觉得无论是静态的资料,还是动态的教研,都是高品质的,主题聚焦、任务具体、过程可见,课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合理且准确,学习活动关联且有序,教学路径清晰且稳定。同时,张老师也为我们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一方面可以用好教材资源,让学生可以借助插图结合片段题目,来思考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另一方面,对于写得怎么样这一板块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描写方法是不是生动地再现了情景。
活动最后,宝山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黄绣作活动总结。她首先对张艳老师的专业点评与指导表示感谢,也再次点明了这次教研的意义所在,就是今天课堂中的练笔,不应单单只停留在孩子们是否用了一连串动作,而是最终应该教会孩子们思考,自己使用的动作描写,有没有再现一个情景,有没有真实地反映这个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把这个人的特点写出来。黄绣老师的一番话,让在座的老师更清晰地知道了在这堂课结束之后,该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调整和尝试。
用心教研,研之有悟。相信在此次教研活动后,老师们对习作单元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会带着新的收获和体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