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12-03 18:13:25 点击数:
——嘉定、宝山两区小学数学研究团队联合教研
2019年11月27日下午,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汤丽红老师,带着庄海燕老师来到月浦实验学校,和由何萍老师领衔的小学数学学科研究团队一起开展了联合教研活动,主题为“关注学习过程,提升数学素养”。
第一环节:研究课展示。嘉定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的庄海燕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的《物体的形状(2)》。月浦实验学校的青年教师陆文怡执教的是五年级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主题评课环节,在两位执教老师简要的说课之后,学科团队的成员对两堂课做出了中肯的评价。
庄海燕老师设计了猜一猜,印一印,描一描,选一选,说一说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是平面图形,“面由体得”。设计的透明学具(球、圆柱体),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到圆柱体的曲面和纸(平面)接触到的是一条直线,球和纸(平面)接触到的是一个点,所以不能描出圆柱体和球的曲面,很好地化解了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对曲面的认识,注重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表达的培养。
陆文怡老师从概念的形成——特征的探究——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钉子板上为平行四边形)——制作平行四边(用三角尺拼,用小棒搭——平行四边形易变性),一步一步从具体到抽象,在正例和反例的辨析中,概括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能依据特征进行推理论证,注重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大家对于两位老师能够充分利用学具展开教学给予肯定,对于细节之处如何处理得更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比如长方体的不同面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便于一年级学生的表达,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探究的情境设置可以更加开放等。
最后是专家点评。嘉定区教研员汤丽红老师结合《小学数学单元设计指南》指出,虽然两堂课的教学内容分属于一年级和五年级,但又同属于几何小实践这一单元中的图形的认识。两位执教老师都是利用学具,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直观感知图形的特征,再抽象出图形的本质特征,化解教学中的难点。明线是知识点的一步步落实,巩固,暗线则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一点点提升。《物体的形状》重点落实的是空间想象,数学表达,《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除了空间想象,数学表达,还有推理论证,归纳总结等。两位青年教师为我们呈现了两堂精彩的数学课。
宝山嘉定两区骨干团队联合教研,优势互补,共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