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彬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10-11 17:45:26 点击数:
立德树人凝聚新时代道德与法治的力量
——记宝山、松江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联合教研活动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十月,宝山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相聚在罗南中心校,参与主题为“立德树人凝聚新时期道德与法治的力量”的教研活动。在区教研员毛志峰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罗南中心校姜建峰校长和金秀书记、松江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马莉莉老师以及她的学科团队,共同呈现了一场有质量的联合教研活动。
活动在学科中心组成员——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施杨杨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施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和流程,在观摩课堂之前,她围绕主题,提出三个问题与在座老师们同思共研:如何厘清“教材中的法”找准本课法治教育的点?如何把握“生活中的法”选择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话题?如何激活“心中的法”关注细节彰显法治教育的价值?
带着问题,我们走进了课堂教学,松江区九亭三小的尹晨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精彩的课《人大代表为人民》。本课属于五年级法治专册的内容,尹老师主要执教第二栏《责任在肩人民在心》。尹老师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教学目标的把握精准到位,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神圣庄严的现场图片将学生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热情。通过视频及材料单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了解人大代表的职责,引发学生的思考。最后,尹老师选用人大代表申纪兰奶奶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大代表的真正含义,让他们对国家制度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激发他们对人大代表的敬意和参政议政的热情。
课后,学科指导团成员——大华二小的吴悦敏老师和罗南中心校的道法教研组长苏丽老师作了互动发言,畅谈了自己的观课感受,言真意切。接着,施老师针对之前提出的三个问题,作了主题为“让法治教育在课堂中落地生根”的专题点评。她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会有参政议政的兴趣和愿望,懂得参与公共事务,并逐步按照现代的规则生活。
松江教研员马莉莉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主题为“树立宪法意识崇尚宪法精神”的专家讲座。马老师先对三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特别指出:老师们在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做到两个“贯穿始终”。接着,马老师分别从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主要特点、教材整体架构、单元解读及案例这四个板块对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材进行了解读,对我们准确把握教材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最后,区教研员毛老师作了总结发言。毛老师抛出了一个让所有老师深思的问题:法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里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答案其实就是要培养学生一种法治的思维。毛老师引导我们尝试用法治的视角审视问题、用法治的逻辑分析问题、用法治的方式处理问题、用法治的手段解决问题。同时,毛老师建议我们用内容的创新、模式的创新、载体的创新、方法的创新来达成预设目标,使法治教育焕发生命力。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促进了宝山区与外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专业发展,各位老师开阔眼界、博采众长,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们必将带着思考继续前行,以期呈现更好的道法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