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第三批干训基地工作要求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立足本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实际,建立第三批“干部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基地校(园)长引领作用,带动中青年校长的实践发展,促进干部培养培训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宝山教育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工作目标
1、通过导师带教与共同学习,提高校级干部教育政策水平、学校管理、课程领导和教育研究能力。
2、通过导师带教与共同学习,探索推进校级干部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总结经验,形成机制。
3、通过导师带教与共同学习,形成研究教育改革发展难点问题和前瞻性问题思考的研究共同体。
二、培养内容
(一)专业品质与管理理念
1、开展校长角色学习,正确认识校长角色行为标准,把握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角色定位。
2、加强教育发展趋势与改革动态研究,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3、强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学习与理解,树立正确的办学观、管理观和质量观。
(二)管理知识
1、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法律政策,提高依法办学水平。
2、学习教育管理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领导能力。
3、学习校级管理岗位工作职责与要求,提高岗位履职能力。
(三)管理能力
1、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开展教学管理研修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及课程领导力。
2、学习系统思考与学校组织管理方法,提高学校发展规划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能力。
3、立足学校持续发展,提高现象研判、问题研究和解决的能力。
三、培养方法
按照“6+X”原则实施培养。“6”为六项规定要求,“X”为根据实际自定方法。
1.诊断把脉。通过导师团队深入学员所在学校的集体会诊及学员同行的交流分析,诊断问题,找准原因,定位基础条件,确定目标措施,明确学校发展方向和可培育的特色。
2、搭建支架。将支架式教学理论运用于带教实践,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观察、校本实施等一系列培训方式,着眼于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思考与运用,帮助学员寻找和把握有效管理的办法,促进管理效能提升。
3、项目研究。集团队智慧,建课题项目,指导学员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寻找解决策略、确定研究计划、落实方法措施,形成有效经验,提高研究能力。
4、研讨交流。组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就学校管理和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各种形式的交流研讨,进行思想碰撞、智慧激发,促进团队成长。
5、观摩考察。充分利用导师自身优势,引进、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组织学习观摩,开阔管理视野,提高管理层次。
6、学习品读。采用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必读与选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员学习理论、品味经典,提升文化素养和教育境界。
四、工作要求
(1)结合学员实际制定一份基地培养计划。
(2)一学年至少一次对学员的教育管理行为进行诊断分析,写出诊断报告。
(3)每月至少有一次上门指导,平时保持经常的沟通与交流。
(4)基地导师开设一门有关教育管理的系列课程或进行系列主题讲座。
(5)基地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教育教学展示或论坛交流活动。
(6)确立一个项目研究课题,并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7)建好一份基地培养工作档案。
(8)参加两月一次的基地工作教研活动,形成带教集体智慧。
五、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 (2012年3月-4月)
1、成立第三批干训基地,召开培养工作启动会。
2、各基地制定工作计划。
3、对各参训校长基本专业发展状况和所在学校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诊断,在诊断基础上形成对参训校长的个别带教指导方案。
(二)第二阶段 (2012年5月-2013年12月)
全面实施基地培养活动。
(三)第三阶段 (2014年1月-3月)
1、在导师指导下,学员完成课题研究论文或项目实验报告。
2、基地培养工作总结与展示。
六、组织管理
1、局党委提出总体目标和要求,党办负责统筹与协调,教师进修学院干训室具体实施与管理。
2、搭建基地主持人与学员学习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基地主持人和学员开展交流研讨活动。适时开展对基地工作情况的调研与绩效评价。
中共宝山区教育局委员会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