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大学附属学校 来源:上海大学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25-10-21 11:22:48 点击数:
“如果给玻璃穿上‘隔热小外套’或者‘保暖小毛衣’,它会是什么样子?”2025年10月20日中午,在上海大学附属学校的报告厅里,来自上海大学的杨光教授提出了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这位研究新型节能玻璃的青年东方学者,为现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充满趣味的科普讲座。
杨光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普通玻璃,通过一段视频,同学们惊讶地发现,在装有普通玻璃的房间内,夏天气温最高可达50摄氏度,冬天却冷如冰窖。那么,如何为普通玻璃升级装备呢?杨教授告诉大家,答案就是为玻璃“穿上隔热小外套”或“套上保暖小毛衣”——也就是变身为各种神奇的节能玻璃。节能玻璃可以巧妙地屏蔽大阳光里携带的热量和紫外线,这样,夏天屋里就不会那么热,冬天暖气也不会轻易跑掉了,就能够节省很多能源呢!听到这里,同学们都恍然大悟。

接下来,同学们认识了一位“超级英雄”——“不变形”Low-E玻璃。原来,世界闻名的上海中心、迪拜哈利法塔等宏伟建筑,以及小米Su7汽车的天窗,都使用了它来保持内部温度舒适。大家还见识了像“变色龙”一样聪明的“智能型”电致变色玻璃:它在早晨像普通玻璃一样透明,到了中午阳光强烈时,颜色会自动变深,广泛应用于波音787客机的舷窗和青岛特来电总部大楼的幕墙。

杨教授的讲座结束了,但同学们仍意犹未尽,纷纷举手提问,杨教授都耐心地一一解答。他鼓励大家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同学投身到节能玻璃的研究中,为我们的地球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科普进校园,点燃科学梦。本次幸福讲坛科普讲座,让学生走进了节能玻璃的奇妙世界,感受到科学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未来,也许在坐的同学中就会有人,为全世界的玻璃设计出最酷炫、最节能的新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