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宝教动态 >> 一句话新闻

非遗项目进校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宝山双语学校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宝山双语学校 发布时间:2023-05-31 09:03:40 点击数:

为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项目进课堂、进校园,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宝山双语学校于近日邀请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唐承鲲副教授,罗泾镇非遗项目管理人员、罗泾十字挑花技艺传承人郑晓蓉老师向师生讲述各项非遗文化及上海市级非遗项目罗泾十字挑花技艺。

唐承鲲教授分别从地域文化、历史渊源、样式特点等方面展开介绍了龙船、蛋雕、彩灯以及锣鼓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唐教授认为:“物质文化传统离不开背后的传承与技艺。”

郑晓蓉老师详细介绍了罗泾十字挑花技艺,罗泾十字挑花技艺在2007年首批入选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正面十字交叉,背面一字点状整齐排列,不绷架、不事先在布上打样,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抽象的纹样,制作者需要心中有形,眼里有活,手上有工,才能在飞针走线中挑制出不平凡的作品。

在有奖问答环节,为获得郑老师带来的另一项罗泾非遗“四喜风糕”,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气氛达到了高潮。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普及、精神的传播。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宝山双语学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为全校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特色活动;充分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罗泾十字挑花”非遗项目引入课堂,开设非遗社团。通过介绍罗泾十字挑花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学习十字挑花纹样与技艺等课程活动,让学生感受非遗艺术的魅力,在学习中增进文化认同。

在每周一的社团活动中,学生们以针代笔、以线作画,动手学习十字挑花“绞针”“蛇脱壳”“行针”三种基本针法,展现出了“非遗进校园”的可喜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组成部分,开展非遗艺术进校园,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行继承与弘扬的重要举措,更是传统文化中美学、技艺、认知、创新等多方面的传承。


  • 沪ICP备
    10030286号-3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 Copyright 2018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Education Institute All Right Reserverd

地址:宝山区宝林路29号 邮政编码:20199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3621083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00,13:00-17:00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