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河新村第三小学 来源:通河新村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2025-10-09 10:24:07 点击数:
近日,通河新村第三小学特邀宝山区德育双中心融合建设研究基地专家与志愿者,携手该校一年级部分家长与孩子,开展“家有小儿初入学”宝山区“行至活动汇”亲子体验营活动。本次活动以“专家讲座+亲子团辅”的形式,为家长破解入学适应难题,也让亲子在互动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专家引路:解锁入学适应密码
活动伊始,各班家长代表齐聚活力楼报告厅,聆听上海市学校中级心理咨询师、宝山区第三中心小学心理教师寇琼毅带来的专题讲座。寇老师以多个生活实例对比一年级孩子表现,指出一年级奠基习惯、认知与自我概念的重要性,倡导家长放手共情,每日用“能量话语”肯定小进步,借“真相卡片”读懂行为背后的需求,以从容、信任、陪伴为孩子注入持续成长的“原动力”。
现场互动环节中,有家长针对孩子入学以来的表现提出了自己的焦虑和困惑,均得到了寇老师细致耐心的解答和点拨。
◆亲子互动:撕贴画里蕴藏温情
随后,各班家长来到一年级教室,孩子们见爸妈来到自己的学习环境,格外开心!接着,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家长与孩子共同拿起彩笔、剪刀、胶棒等工具,以“我的校园”为主题创作撕贴画。一开始,不少孩子面对材料面露难色:有的不知如何构图,有的撕纸时无从下手。现场出现了有趣的小插曲——部分家长习惯性地想“上手帮忙”,甚至准备直接替孩子完成;但在志愿者老师们的轻声提醒下,大家慢慢收回手,转而用“你想先贴哪部分呀?”“这个颜色和操场很配呢”等温柔话语,引导孩子自主尝试。
渐渐地,教室里满是温馨的互动:有的孩子兴奋地向家长介绍“这是我们的操场”“这是和我一起玩的小伙伴”,家长则认真倾听、偶尔帮忙递工具;有的家庭分工合作,孩子撕纸、家长辅助粘贴,默契十足。短短30分钟,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新鲜出炉:有色彩鲜艳的校园跑道,有画着笑脸的老师和同学,还有的在画面角落藏着亲子身影的小细节。
“这幅画是你自己创作的,还是家长帮忙做的呢?”分享环节,志愿者抛出的问题引发家长们深思。不少家长坦言,一开始看到孩子“做得慢、做不好”就忍不住想帮忙,直到看到孩子独立完成作品后的雀跃表情,才明白“放手”的意义。
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一张张亲子合影里,孩子的笑脸灿烂,家长的眼神满是温柔。家有小儿初入学,一年级的每一步,都需要爱与智慧的护航。通河三小此次“行至活动汇”亲子体验营,不仅为家长解开了入学适应的“困惑”,更让亲子在动手与交流中,读懂了彼此的心意。
◆分享共鸣:家长心声共话成长
一(1)班孙嘉琦家长: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教导都至关重要。本次活动更是提醒我们家长,工作再忙都不能忽视对孩子的陪伴与关心,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只有双向奔赴,才能助力孩子更好地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好学生。
一(2)班蒋悦兮家长:今天我参加了学校的一年级新生亲子活动,感触深刻,面对老师对孩子的期许,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作为家长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的言行举止,将会深深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一(3)班陈郑硕家长: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关爱他们。关心孩子要有分寸感和边界感,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会用好的方式去沟通,探究孩子情绪、行为、语言表达的真正含义,给孩子爱与安全感。当孩子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家长要看见孩子真实的渴望和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理性应对。
作为家长,要接受孩子真实成长的过程,意识到不能替代孩子成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让他们拥有积极的感受,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愿一年级小萌新们在家庭的温暖陪伴与学校的悉心培育下,平稳度过适应期,快乐开启属于自己的小学成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