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宝教动态 >> 区域动态

立足单元整体 优化活动设计 发展核心素养——宝山区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高科实小开展

作者:高科实小 来源:高境科创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5-09-28 10:38:01 点击数:

 近日,以“立足单元整体,优化活动设计,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宝山区小学数学“数与代数”四年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高境科创实验小学开展。本次活动由宝山区教育学院教研员范慧玲主持,通过教学实践、主题交流、互动研讨三个环节,为区内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创新实践的交流平台,推动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地。

0e1c120c9f35e2eafd636f468b2e460f.jpg

 ◆课堂展示:数智赋能,激活数学思维

 第一节课由高境科创实验小学柏云老师执教《大数的认识①》。课堂以单元视角整合教学内容,通过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生动展现了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

 柏老师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真实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感受“亿级大数”的现实意义。课堂聚焦“计数单位的扩展”“数的意义建构”“大数数感培养”等核心知识点,通过计数器操作、校园场景大数描述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类比迁移”与“逻辑推理”中自主发现“十进制关系”,理解“十亿”“千亿”等单位的生成逻辑。学生在“用大数描述生活”的任务中,强化了对大数的感知与应用意识,实现了从“知识接受”到“思维建构”的转变。

1拼图.jpg

 第二节课由宝山第二实验学校朱星宇老师呈现《大数的认识②》。朱老师借助“三个助手”数智工具,将“中间有0、末尾有0”的大数读写转化为可视化操作体验,通过动态演示与分层练习,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培养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课堂中,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探究”,在实践操作中深化了对数位规则的理解。

2拼图.jpg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数智技术,支撑深度学习

 高境科创实验小学丁婉倩老师以《立足单元明脉络,优化设计促素养》为主题,从教材解读、单元规划、教学研讨和收获总结四个方面阐述了团队的研讨过程。

 在教材解读过程中,首先确定了认知结构如何完善、核心技能的掌握、数感发展与应用意识的强化。在此基础上团队进行了单元整体规划,确定了课时的划分、目标的确定及重难点的突破。

 两堂课在反复试教研讨的基础上,教学设计得以不断细化,活动效果不断优化。从两节课来看:第一课时,老师通过从“教师演示”转变为“学生推理”,从“教师呈现”转变为“学生建构”,从“告知式”转变为“半生成式”,再转变为“全生成式”,充分把握学生的认识生长点,使新知得以自主“再生长”。第二课时的读数探究——从“规则”转变为“理解”,从“教师讲解”转变为“学生自主归纳”,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建构”,学生全程参与“发现问题—探究验证—总结规律”的过程,从“死记规则”转变为“理解规则背后的逻辑”,使得推理意识与数感发展更有深度。

bad0047e0d768a970e1c605b5a46c4a1.jpg

 ◆活动总结:技术创新,撬动课堂转型

 教研员范慧玲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指出两节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数感”“推理意识”融入教学环节,体现了“从教知识到教思维”的转变。

 她强调课堂教学:要突破知识灌输,应通过真实问题驱动学习,如第一课时“分级需求生成”直击学生困惑;要注重长效发展,如借助数位表、计数器等工具为后续“数的运算”“近似数”单元埋下伏笔,实现单元间衔接;要让技术赋能教学,数智工具降低认知门槛,提升课堂效能,为“双减”背景下的提质增效提供了实践范式。

微信图片_20250923153352_150_129.jpg

 此次研讨活动以单元整体设计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为宝山区小学数学课堂转型注入了新动能,助力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落地生根。


  • 沪ICP备
    10030286号-3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 Copyright 2018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Education Institute All Right Reserverd

地址:宝山区宝林路29号 邮政编码:20199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3621083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00,13:00-17:00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