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宝教动态 >> 区域动态

素养导向下,以进阶思维赋能创意写作

作者:上海大学附属学校 来源:上海大学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25-05-26 11:21:03 点击数:

 近日,以“素养导向下,基于班级写作工坊的进阶课程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的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创意写作种子教师”研修活动在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主办,上海大学附属学校承办。活动聚焦写作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与进阶思维的培养,通过课堂观摩、微讲座、专家引领的环节,展现了“以生为本、以文化人”的创新教学实践。

图片7.png

 ◆课堂观摩:从“景情交融”到“笔触传心”

 第一堂观摩课,由上海大学附属学校黄忆老师执教八年级习作课《学写游记》。课堂伊始,黄忆老师通过赏图配文环节导入新课,明晰游记写作“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的概念性知识。接着,引导学生从经典文本《小石潭记》《壶口瀑布》提炼游记写作的技法,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由景生情到学会联想,写出思考、启迪或者某些精神品质、文化内涵。黄老师以“云游长城”为情境,结合视频资源记录“所见”,并借助情景联结表梳理“所感”,逐步实现由景生情、由情思魂的升华。黄老师设置了针对性的课堂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民族精神、文化内涵融入游记写作,真正实现“观景于行,感悟于心”,实现了概念性知识的可视化呈现。 

图片3 拷贝.jpg

 第二堂观摩课,由无锡太湖实验小学邹文芸老师执教六年级习作课《有你,真好》。邹老师以第二人称叙事为突破口,构建了“预写作—技法点拨—写初稿—评改”的完整路径。课堂开始,邹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致,通过“句子大变身”游戏,引导学生对比“张老师很生气”的概括句与细节描写句,从而体会“语言、动作、神态”对情感传递的作用。接着,以《慈母情深》片段为例,学生小组合作,从“瘦弱的脊背”“龟裂的手指”“反复的动作”等描写中,捕捉细节刻画,感受“于细微处见深情”的写作原则。在此基础上,学生尝试“下笔成文”,围绕“最动容的瞬间”,运用第二人称叙事,聚焦场景细节,将情感融入动作、语言与神态描写。最后通过“碰碰船”小组互评,学生依据“素材新颖性、情感真挚度、细节生动性”标准修改习作,最终完成从“片段”到“完整叙事”的升格。学生在文字中传递温暖,深化了“写人记事”的情感共鸣。  

图片3.png

 ◆微讲座:构建“观察—感受—创造”的写作路径

 在微讲座环节,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刘坚林、杜晓雨两位老师进行了分享。刘老师梳理了统编教材游记训练的编排特点与进阶路径。六、七年级的教材主要从写景和抒情两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表达,并没有直接编排游记相关的阅读或者习作,而这也为八年级学习游记打下了基础。接着,刘老师以八年级下册游记单元为例,剖析了“景—情—思”的进阶教学路径。从基础的游踪记录,逐步过渡到情感渗透,最终实现文化浸润。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与表达力,更通过“创意视角”和“哲理升华”,助力学生写出“有景、有情、有魂”的佳作。

图片4.png

 杜老师则聚焦“写人记事”习作,分享统编教材的梯度设计:六年级“捕捉细节”、七年级“传递情感”、八年级“挖掘社会意义”。她以《詹天佑》教学为例,强调通过“定向观察”“语言替换”等策略,引导学生从“写实”走向“共情”,让习作成为连接文字与心灵的桥梁。

图片5.png

 ◆专家点评:以素养为锚,概念性知识的可视化呈现

 活动尾声,宝山区教育学院初中语文教研员黄蓓对本次教研进行了总结。黄老师指出,两节观摩课都立足“表达和交流”,体现了“任务驱动、读写融合”理念,对学校搭建创意写作工坊平台并逐渐形成学校的品牌特色进行了充分肯定。接着,黄老师从“寻找要点、建立关联”“突破难点、分解推进”“活动设计、实践推进”“依循标准、雕琢璞玉”四个环节出发,结合两堂观摩课的具体内容,分析如何将概念性知识可视化地呈现,并充分肯定了上大附校习作教学方面逐步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图片6.png

 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策略研讨等环节,为“素养导向下的写作教学”提供了鲜活范例。未来,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将继续深化“创意写作工坊”实践,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知生活、在表达中锤炼思维、在评改中实现进阶、在创作中传承文化,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生长的沃土。


  • 沪ICP备
    10030286号-3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 Copyright 2018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Education Institute All Right Reserverd

地址:宝山区宝林路29号 邮政编码:20199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3621083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00,13:00-17:00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