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大学附属学校 来源:上海大学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25-03-31 12:01:36 点击数:
日前,以“创意写作视域下的传统习作教学实践——素养导向下语文创意表达的优组合学习”为主题的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创意写作”项目教师课程启动会,在上海大学附属学校举行。
上海大学基础教育处副处长肖青峰,上海大学附属学校校长刘正群,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创意写作项目负责人孔屏老师,以及来自上海大学附属小学、上海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上海大学附属宝山外国语学校、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中学、上海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上海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学校七所集团校的骨干教师们和上海大学附属学校的中小学语文教研组一同参会。
◆校长致词
刘正群为本次活动作开场致词。他代表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师生向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表示感谢,相信在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鼎力支持和关心厚爱下,创意写作的种子将会在各集团校开花结果。
◆专家引领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实验小学邹文荟老师介绍了创意写作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深入浅出阐述“过程写作法”在中小学创意写作训练过程中的具体运用。邹老师表示,好的教育在于唤醒,班刊校刊更是对孩子写作的一个促进。
孔屏老师回顾学校成立“上海大学创意写作教学研究与师资培训基地“与“心享创意习作工作坊”之后的实践历程。四年间在上海大学文学院专家教授的引领下,学校将校本研修与项目研究充分融合,分阶段、有重点组织教师培训课程。构建创意写作种子教师培训机制与体系,形成教师专业发展阶梯。
孔老师表示,新三年规划中,学校会在“双新”背景下,继续以学校为主阵地,依托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支持,在创意写作的视域下深耕细作,加强合作,引领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各校展开“基于班级写作工坊的进阶课程教学策略研究”教师培训课程,打造集团创意写作生态。
◆现场培训
现场培训环节,上海大学附属学校的四位教师分别作交流发言。黄桂莹老师分享了“写作工坊”理论中三阶六维,构建创意写作工坊的生成性课堂。黄老师用“唤醒—实践—转化”三阶,破解学生写作趋同化的困境;用“破冰、开脑、对标”等六维,激活课堂的动态创生,打造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写作课堂,让新课标在生成性课堂中落地生根,见证儿童笔尖流淌出的真实成长!
叶婉芸老师巧借创意写作,促进读写共生,“双新”理念下强调大单元教学,叶老师以部编版七下第三单元的“小人物”主题单元为例,讲述如何在创意写作视域下进行大设计任务。叶老师指出,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实践过程写作法,旨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及读写综合能力。
来怡敏老师以五年级《漫画的启示》为例提出“描述-表述-创作”三阶写作路径,通过引导学生从客观描述漫画内容到主观表达观点,最终进行虚构创作,解决传统学段划分模糊的问题,并结合写作工作坊模式打破师生话语壁垒,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与读者意识,实现写作能力的系统性提升。
曹玥老师的分享《发表即赋能:小蚂蚁班刊诞生记》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曹老师鼓励学生们勇敢地表达自己,不断尝试和挑战,通过写作来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曹老师用“小蚂蚁班刊”的故事告诉与会者:发表即赋能,写作即成长!
◆互动提问
互动高潮迭起,智慧火花四溅。互动环节,各校老师们积极提问,每一个问题都承载着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和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来自于上海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的朱李锴提出:班级学生认知和写作水平差异大,如何设计分层创意写作课程,兼顾各层次学生需求?上海大学附属小学强真老师提问: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创意写作方面应该达到哪些基本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评估学生在创意写作方面的进步,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
面对老师们的热情提问,孔屏老师和黄桂莹老师用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班级的情况,一一进行解答。
◆赠书仪式
刘正群为集团校代表赠送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第一届优秀作品集《文韵流光录》。《文韵流光录》不仅是上海大学基础教育第一届“梦享笔尖”创意写作现场大赛优秀作品的缩影,更是“上海大学基础教育创意写作生态链”播撒的种子——愿它们在每一所集团校,每一间教室生根发芽!
◆领导发言
肖青峰对于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在基础教育领域持之以恒地推进创意写作实践、深耕写作教学创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他希望能进一步扩大创意写作项目在集团层面的影响力,办成集团的精品特色,同时进一步优化探索集团项目的运营机制,引领集团教育改革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手写我心”,未来,集团各校将携手聚焦创意写作课堂,开创自由、自主、自创的写作环境,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也期待有更多同行者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