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宝教动态 >> 区域动态

锚定教育风向标 立师德 提师能——记上师经纬2023年暑期教师培训

作者:高慧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经纬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3-08-28 09:50:17 点击数: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师经纬以教育部发布的新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为导向,以宝山区教学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于8月22、23日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主题为“锚定教育风向标 立师德 提师能”的暑期培训。本次培训共包括师德专项、数字化项目专项、科研专项三大场次。

封面.jpg

  【培训动员】

  校长孟飞对本次培训做集体动员,希望通过两天的学习老师们可以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全员导师制恰好是一项非常有效的举措,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科教师都应该时刻谨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作为宝山区教学数字化转型试点校,我们要以新课标引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合理利用数字化手段赋能课堂教学;要勇于参与教科研工作,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让职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图1.JPG 

  【师德专项培训】

  第一场培训由德育处副主任许林园和学校四位优秀导师张淼、宋昊文、徐颖、冷美玲带来“全员全心,做学生成长护航人”。

  许林园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和工作推进情况,强调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即推行“导师制”就是要让教育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让每位教师都真正担负起育人的责任,全方位、全过程陪伴,引导孩子成长,适时帮助孩子面对并解决成长中遭遇的困惑、困难,让孩子在求学路上有一个从不缺位的陪伴者、引领者、年长的朋友、生命中的贵人。

  张淼老师以“拉丁舞男孩”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了如何智慧地引导这些“熊孩子”,为他们提供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等全方位的陪伴关怀和发展指导。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策略: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等待学生。

  宋昊文老师以两年班主任的宝贵经历,结合自己亲历的育人小故事与我们分享了一些育人方法,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总是充满着许多小事,但这些小事都是我们大力动员每一个学生发挥特长,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的关键,教师要善用各种活动激发孩子的斗志,善用集体凝聚力,引人向善。

  徐颖老师以疫情期间的“特殊”学生为例,分享了她的育导策略即“及时沟通,解决问题;以爱为桥、倾心教育;潜心钻研线上教学、关注课堂表现”。

  冷美玲老师通过爱的传递,成功地教会了孩子如何爱惜自己,同时也分享了她的育导策略,即老师和同学主动频繁地表达爱,并用行动让孩子认识到身边人可以帮助到她;加强与家庭联系,说服家长多陪伴多信任孩子,帮孩子摆脱心理孤独和自我怀疑;及时请学校心理老师和孩子进行个别咨询,把准问题,对症下药。

德育.jpg

  随后副校长唐春华、浦肖燕为2022年度学校优秀导师与优秀班主任颁奖表彰。浦肖燕做领导讲话,指出新形势下,学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更应该是心灵的关爱与陪伴。希望各位老师能够从今天各位老师的分享中汲取营养,树立德育意识,提高师德素养。

颁奖.jpg

  【数字化项目专项培训】

  第二场培训由教科室主任杨杰和青年教师陈宇轩带来的“平台支持下的教学数字化转型”。

  陈宇轩老师借助上海市数字教学系统(“三个助手”)现场执教了上教版五年级第二学期《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生的操作、体验都带给听课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课后陈老师对本次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分享了自己在教学数字化转型常态化应用中的一些收获:“三个助手”对于几何板块内容的教学作用巨大;互动任务带来的高参与度让学生学的高效;后台提供的课堂数据便于老师精准分析改进教学。

  杨杰老师以“依托数字平台,发展高阶思维能力”为主题,介绍了我校数字化转型项目的推进过程并总结了聚焦思维发展,研发互动工具;依托技术赋能,促进素养落地;基于数据分析,创新练习形式等诸多亮点特色。同时,对于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如推进机制、应用方式、效果实证层面等疑难问题提出了攻关设想。总之,教学数字化转型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我们要持续应用、建设、融合、创新、攻关,坚持走稳、走好具有经纬特色的转型之路。

  最后副校长唐春华对本场培训做领导讲话。她指出,目前教育环境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教师的必经之路,希望经纬的教师们发扬排头兵精神,能够积极响应、参与、推进我校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字化.jpg 

  【科研专项培训】

  第三场培训首先由宝山区教育学院科研室蔡维静老师向大家做讲座。蔡老师以《教师如何形成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为题,向大家介绍了“优秀成果首先是做出来的、优秀成果建立在材料完善上、优秀成果的评价标准”三方面内容。通过学习一篇篇优秀的科研案例,老师们在克服畏难情绪的同时也厘清了科研的条理,为今后科研成果的形成积累了宝贵经验。

  随后我校的四位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育科研案例。

  林丽娜老师以“走近,走进,走不尽”为题分享了她的课题研究心得。“整体作战,合作共赢”是促教师们教育观念的改变、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的法宝,她表示下阶段将继续深入探索智慧教学环境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进一步加强智慧课堂与教材内容及技术的融合,致力于把实践落实到案例,积累经验并相互分享学习中。

  顾海萍老师以自己亲历的区级课题“初中数学‘三三制教学’合作学习卡中的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研究”向大家详细讲述了从课题源起,实施过程,研究结果,到总结展望,并分享了课题研究的制胜关键即重在参与、数据收集、团队协作。

  朱勇老师以自己做过的两项市级课题为例,为老师们总结出了课题研究的四个步骤:第一,发现问题;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用找到的办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第四,把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总结出来。他表示只要我们立足实践,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就能获得真发展。

  王文娟老师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作为消除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的途径,并且以获得的一项教学科研成果《初中生命科学与地理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分享了她的思考。王老师表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鼓励大家要用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情绪,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最后副校长浦肖燕做领导讲话。她希望广大教师们要敢于科研、善于科研、勤于科研,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再从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方法,反哺理论研究。从而带动学校科研能力整体提升。

科研.jpg 

  两天的暑期大培训围绕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开,充实而富有实效。上师经纬以全员导师制为工作重点,注重教师师德建设、内涵发展;以教学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在项目引领下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以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为突破,强调以研促教、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进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 沪ICP备
    10030286号-3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 Copyright 2018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Education Institute All Right Reserverd

地址:宝山区宝林路29号 邮政编码:20199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3621083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00,13:00-17:00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