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慧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经纬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2023-03-27 09:20:46 点击数:
3月24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经纬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在涵青路校区三楼报告厅进行了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周末大教研,这也是学校第三场系列化活动。
教导主任钱璐主持本次活动,钱老师介绍了“三个助手”数字教学平台助力学校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作为宝山区首批先行试点校之一,上师经纬实验小学从2022年3月起就已经在线上教学中开始探索信息技术赋能下的数字化新课堂。
环节一:小学数学组的做法
数学组教研副组长沈梅凤介绍了第一批参与实践的老师们对三个助手平台的使用进行的初步探索和尝试。首先,依托“备课助手”,课前充分准备。利用平台提供的现有资源,结合班级学生学情,设计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活动。其次,借助“教学助手”,提升课堂时效。通过工具功能和任务功能来助力课堂,增进师生互动,反馈学习动态。第三,用好“作业辅导助手”,精准把握问题。借助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实现对作业的诊断与指导。
陈颖老师以五年级第二学期《数轴》这一教学内容开始了教学实践并进行了说课。陈老师提到了数字化手段相较于传统教学有它独特的优势:一是教学工具丰富多样;二是能实时收集到全班数据;三是数字化能更突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本节课的三个主要互动任务资源:第一次画数轴、第二次画数轴、判断是否为数轴,充分发挥了平台的功能优势,通过实时收集课堂数据,从而找出典型错例,开展精准教学。
环节二:小学英语组的做法
英语组教研副组长朱梦屿老师也介绍了她们组在探索三个助手平台应用中的一些做法。首先,在实践中老师们真切感受到了三个助手带来的便利与优势,三个助手为老师们提供了部分课件资源,提高了教师备课效率。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三个助手平台实时获取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借助平台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业成果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和反馈。最终,实现课前精准设计,课中实时交互,课后知识延伸。
徐颖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基于三个助手的英语案例分享,主要从案例背景、具体实施、成效与建议几方面展开。在具体实施方面,给老师们带来了启发:一是科学分析学情,提高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精心设计互动课件,提升在线课堂交互性,突破教学重、难点;三是精准推送练习资源,兼顾差异。
环节三:前期工作总结
上师经纬教育数字化转型项目负责人杨杰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三个助手”平台使用的整体情况。在过去线上线下不断切换的一年中,学校先后完成了项目团队的组建、师生对平台的操作演练与功能试用、三个助手项目工作的教师培训与校本方案制定,并在确定了试点年级与班级后积极参与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合教学展评,同时还组建了首批校本资源建设团队。上师经纬今后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仍然布满荆棘,但我们满怀信心定能披荆斩棘。
环节四:领导点评讲话
党支部书记许杰对本次周末大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她高度评价了陈颖和徐颖两位老师的课堂实践与案例分享。先将教学“五环节”与“三个助手”进行了一一对照,然后聚焦到本课导入、新知探究、强化巩固和总结提高,最后延伸至日常教学中的前期准备与后续辅导等环节,这些都实实在在体现了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突显了“三个助手”平台助力课堂教学。
同时,许书记对老师们在数字教学平台使用过程中的心理做了深入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首先,要正确看待数字化转型在大环境下的积极作用,要转变理念,主动提升意识,这样就不会再有“不用”的想法;其次,由于现阶段平台资源有限、个性化的小工具缺失以及互动任务制作繁琐等问题,后续可以加强教研组团队与公司技术方的合作,共同攻克“难用”的问题;最后,作为第一批先行先试的教师必定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学校会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保障老师们辛勤的付出,最大程度减少因试验失败而产生“怕用”的焦虑。
信息技术赋能智慧教学,上师经纬的教师们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继续借助三个助手平台,深挖平台功能,积极开展实践应用,赋能课堂,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