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骆惠娣 来源: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21-04-02 09:16:05 点击数:
3月31日上午,二中心小学全体数学组老师集中南校区进行了数学组研讨活动,特级教师潘小明老师也一起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二中心见习教师施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二年级《时、分、秒》第三课时。施老师基于前期学生对钟表已有的认知基础,从填写单位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又通过设计观察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会计量秒的方法,初步感知了“1秒”的长短。同时引导学生将“秒”与已知的“分”建立联系。施老师设计了一系列丰富的、有层次的对时间长短的体验活动,将时间的长短与某些行为的次数建立联系,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同时渗透估测的方法。最后,通过两道练习让学生关注信息的提取,又结合了图片发展了学生的动态思维。
随后,由同年级组的两位年轻老师对本节课所在单元进行了深度解析。分别从课标、教材,以及与其他版本教材的内容横纵向对比,清晰地向大家呈现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于是备课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同时又通过前测了解到学生对于时间的量感不强,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客观上增加了学习难度。基于这些分析对本节课进行了设计与修改。
最后,潘小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评价——二中心的每一次活动都非常有品质。这堂课很好地培养了学生“量感”这一数学核心素养,课堂上老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主动学习需求。相信一次次有深度的教研,一次次有思维的实践,定能成就数学组更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