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More


 

文件下载

More

实施“兴趣化”体育课程 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018-09-13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实施“兴趣化”体育课程 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阶段经验总结

祁利国  杨新娟

上海市教委于20159月起在义务教育阶段启动了“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试点工作。同年,我校被命名为首批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三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市教委推进“小学体育兴趣化”改革的要求,从实情出发,尝试校本特色课程和“课改”进行紧密结合,构建体育课教学新模式,形成校园体育精品课程,大力推进体育教育改革。

一、统一思想 强化认识 夯实实施前提

正确认识推进“小学体育兴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2010----2020》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因此,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对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一种原则,更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评价原则。一种发展的、先进的、全面的兴趣课程理念,它体现的是对学生兴趣发展的关注,是学校体育课程不断改革发展的需要。正确理解“小学体育兴趣化”的内容及其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兴趣化”课程有着丰富的内涵、发展的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思想。

首先,“兴趣化”的提出,促使过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转变为在兴趣中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思想为提升教学创设提供依据。兴趣与教学的结合不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融合。

其次,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固然离不开教学游戏的应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兴趣的内化。兴趣不能仅仅以游戏来替代,应合理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适时采用多元评价稳定兴趣,变换教学形式发展兴趣,促进兴趣化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

第三,“兴趣化”促进技能与兴趣在教学中融合。兴趣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而技能的不断获得能保持兴趣的持久性。它们之间如何相互支撑,相互依存,是兴趣化课程实施中面临的主要研究问题。

第四,“兴趣化和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是密切关联的。兴趣与多样也是相互交叉与渗透的,因此,课程内容、设置、形式、方法、评价和资源的改革创新,必须从“兴趣化、多样化”两者的角度去实施衔接。

二、明确目标 制定步骤 厘清实施思路

市教委提出的“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经过我校三年来的探索与研究,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两大目标与五大任务上。

两大目标:

1、积极体现“寻兴趣体育之源 融体育教学之趣”的课程改革理念,通过改变传统的体育教材内容配置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精心设计与创编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使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对学习体育产生兴趣,喜欢体育课堂,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使其身体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能明显提高。

2、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学科核心素养,促使体育课程体系、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评价体系更为紧密,努力探索“教、学、评”三位一体的、可操作的课程运行机制。

五大任务:

1、教学目标方面:小学低年级学生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及体育行为规范为主要发展目标,小学高年级学生以基础运动技能及自我健身意识的培养为主要发展目标。

2、教学内容方面:小学低年级学生以体育游戏融入身体的基本活动形式、练习方法及活动规则为主的教学内容设计,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基础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和运动规则融入体育游戏为主的教学内容设计。

3、教学组织方面:小学低年级教学组织体现情景性、游戏性和故事性,小学高年级教学组织体现拓展性、合作性和竞赛性。 

4、教学方法手段方面:小学低年级力求兴趣化、活动化和多样化,小学高年级力求趣味性、锻炼性和集体性。

5、教学评价方面:小学低年级以身体素质发展和身体活动方法为主要内容,比例7:3,运用语言评价和等第制考核评价方式;小学高年级以身体素质发展和基础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比例6:4,运用语言评价和等第制考核评价。

三、积极实践 勇于创新 探索实施路径

1、完善“课改”保障机制

1)成立学校“体育兴趣化”课改领导小组。学校给予极大的关注与支撑,提升师资、开足课程、扶持课改,另外支出课题研究、增添器材、聘请专家和体育教师工作量的专项费用;(2)搭建学校“体育兴趣化”课改研究梯队。一是邀请市级教学专家为顾问;二是发挥我校的区级首席教师的作用;三是培养年轻骨干教师团队,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和积极参与研讨;(3)组建学校“体育兴趣化”课改教师队伍。拥有一支有专业技能和高质量教学的师资队伍,是“课改”方案实施的最好保障。

2、尝试体育传统与“课改”的整合

1)学校坚持兴趣多样体育课程的开展与普及,让学生从小受到校园特色课程文化氛围的熏陶与影响;让学生从小经历体育传统课程的学习过程,长期得到运动技能传授的体验;让学生从小遇到一个好体育老师,留下快乐体育的一段童年记忆。这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兴趣化”课改的精神要求不谋而合。

2)我校现开设的体育课程有基础内容课、技能拓展课、校本特色课三大类。不仅促进了体育教学方法和课外活动的创新,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激情。“兴趣化”和特色体育课程的整合,增添了学生参与运动内在兴趣的持久性。

3、探索体育课教学新模式

1)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配。

从体育课程不断改革至今,教材基本内容却没有太多的变化,因此教材内容必须有更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搭配。兴趣化教学就好比在一碗面的“浇头”上进行改革,在基于“主食”的基础上创新出更能让学生喜欢吃、更能吸引学生“胃口”的教学方式。在目前基本教材内容难以割舍的情况下,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教材搭配,促使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统一,是体育课改实施主要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2)游戏在兴趣化教学中的“角色”

游戏化的教学确实在体育课中能达到一定效果,因为游戏的教学方式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能让学生接受的一种兴趣化教学方式。但它并不是体育课教学唯一的模式,更不能替代兴趣化教学的新模式。兴趣与游戏在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游戏是体育活动兴趣之源,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游戏只有经过创编并与教材内容融合,才能形成充满“游戏味”的兴趣化教学新模式。

3)教学教具的创新。

教具是营造体育兴趣化课堂环境氛围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教学新模式的实质举措。教具的设计也体现“课改”的一种思维与理念,可以说教具的创造力就是象征着“课改”执行力。

四、形成品牌,助推课改,促进学生发展

1、形成校园篮球传统文化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从来就不是推翻过去的一切,一些好的课程传统和教学方式都是学校体育宝贵的财富。近几年,把篮球项目教学纳入“课改”之中,不仅形成校园精品体育课程,还积极助推了体育学科的改革与发展。2017年学校获得了“国家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的称号。

2、体育传统助推课改实施

1)体育传统特色课程本身具有它的兴趣与魅力,并且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与兴趣化教学颇有关联性和一致性;(2)在长期的运动特色教学中,已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兴趣性,学生内在的激情更容易得到体现;(3)校本特色课程的创新与开发,对兴趣化教学的实践起到了辐射作用,创新意识与成效明显。

3、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兴趣化教学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健身能力与习惯的养成,还促进学生心理、生理和性格等健康的全面发展;(1)提升了学生体质健康,学校学生体育活动人数显著提升,体质健康明显提高;(2)兴趣点燃了学生激情,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校园运动队伍中来,学生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越来越多,在一系列体育比赛中屡获佳绩,学校获得了“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学校”的称号。

五、不断追梦 继续前行 展示实践成果

推进“体育兴趣化”的过程,不仅仅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也是教师理念更新的过程。我校体育老师在改革过程中,多次在市和区教学研讨活动中进行展示,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得到了领导和专家们的肯定和称赞。兴趣化在课改中绝不是为了兴趣而兴趣,而是变无趣为有趣,是变无趣的内容为充满兴趣氛围的教学,这需要攻难关、破难题的信念。无论改革中遇到什么困难与问题,我们坚信“课改”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宏观的教研,一种过程的发展,一种全面的提升,我们始终会践行在课程改革的大道上。

 
版权所有:宝山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宝杨路1288号
友情链接:
技术支持:上海保益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