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12-03 17:50:37 点击数:
课例研讨 互学共进 课题研究 厘清思路 下午1:00,由工作室成员顾春洁老师执教的《良好沟通——人际交往的钥匙》心理课,准时在行知校区录播教室开课,本节课是工作室“以业定教”课程研究中“如何教”的一种初探。授课者以儒家文化思想核心“仁”字导入,引出人际沟通的话题,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使学生在感受“沟通”意义的同时,学会了一些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课后,工作室成员对顾春洁老师的课进行了集体研讨,在提出诸多宝贵意见的同时,也为“以业定教”如何“教”积累了日后深入研究的素材。 活动的第二项内容,即第一次活动的“家庭作业”——集体讨论“中职校”`以业定教'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调研、实践、研讨方式等的交流。这个环节,不仅是成员们的一次头脑风暴,也是对各自近一个月准备的“家庭作业”的充分展示:工作室主持人助理刘治国将“战友”们(各成员)在11月份与其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以及电话互动的内容汇编成《活动纪要(号外1)——都在思考,都在行动》,并称之为“原生态”报道;武宏老师不到1个月的时间集中走访了六家各类型企业,访谈实习生6人,企业相关部门经理6人,带教师傅1人,从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及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调研,并写成《企业走访日志》;李晓星、袁涛、徐培亮、顾春洁等也分别对“以业定教” 中“业”的理解、“业”与“教”的关系、“教”的模式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刘鸿飞则为大家检索了一组有助于探求课题背景和研究成果的材料信息。最后,主持人陈明宏根据大家的发言,建议把“中职校”`以业定教'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改成“中职校”`以业定教'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一读,读理论,进行文献综述;二走,即调研:走校内——调研课程实施现状、调研师生、调研家长,走校外——调研企业和行业,调研市场等;三听,听意见,全方位集思广益;四写,留痕迹,为后期的研究储备资料。 活动紧张而充实,充满学术气息,虽历时三个半小时,大家仍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