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宝教动态 >> 一句话新闻

启迪之光:行知小学“项目化学习”和“师德师风”双翼提升

作者:朱越峰 来源:行知小学 发布时间:2024-07-01 11:12:37 点击数:

 为加强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教育,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6月26、27日,行知小学面向全体教师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未来学习多样态”之“项目化学习”等系列培训。 

 ▲“未来学习多样态”之“项目化学习”专题分享交流

 与会老师观看了王天蓉老师解读《宝山区小学未来学习多样态创新实践案例》的专题视频,对“未来学习多样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学校三个“项目化学习”的项目组成员做了专题分享交流。 

 ◎交流一:《生活中的小问号》

 《生活中的小问号》项目组成员做了组合式介绍。本项目的核心驱动问题来自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在生活情境中展开研究,包括拆解灯泡、市场调研、电路实验、参观考察、生活用电数据调研等,形成对节能的原发性理解,直至对未来生活给出合理化可行性节电建议报告。发现生活问题,学习解决问题。通过建立新型的课堂规则、里程碑式的推进模式来完成项目活动的进程推进,兆启“未来课堂形态”。 

1.png

 ◎交流二:《小小空间改造家》

 本学期,由朱群逸老师领衔的英语学科项目《小小空间改造“家”》顺利结项。她将沪教版英语牛津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模块中的第三单元内容Changes设计为一个项目。从新课标出发开启项目设计,结合新课标设定项目的核心驱动性问题:如何改变家具位置让生活更舒适?创设该项目的真实情境,提升学生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信息卡、思维导图、数智场景图、计划方案等作品展示来呈现项目成果。在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力,树立热爱生活的意识,感受变化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此项目的研究,还关注如何借助数智技术来实现学生英语思维过程的可视化,促进其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体现未来学习的育人价值。

2.png

 ◎交流三:《如果鲁班会电脑》

 项目领衔人王吴老师通过数字故事介绍了整个项目活动过程。本项目活动主要涉及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技术、信息科技三大学科。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项目化学习的标志性元素——驱动型问题,在最初设计项目的题目时,就用天马行空的方式提出大胆假设:如果鲁班会电脑……孩子们的好奇心瞬间被点亮,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至(鲁班生活的时代离我们这么远,怎么能学会电脑?要是鲁班学会了电脑,他会用电脑做些什么来帮助他的木工创作?);副标题“WOOD变身记”既串起了“木”这个主角的前世今身,又隐藏着谐音“我的”变身记,孩子们通过本次项目化学习获得成长,完成“我的变身”。 

3.png

 ▲“教育家精神”师德师风专题讲座

 本次培训还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研究所的教授、博士、博导王艳玲开展了《大先生陶行知的精神世界》的专题讲座。讲座介绍了陶行知的经典政治事例,讲述了行知精神与教育家精神的契合点。深入浅出的讲解,精彩的分享,让教师们更深入地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也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作为行知人,传承和发扬陶行知教育家精神义不容辞!

4.png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效果显著。老师们深知学无止境,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和专业素养,才能携手共进,探索更多元、更高效的未来学习之路,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沪ICP备
    10030286号-3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 Copyright 2018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Education Institute All Right Reserverd

地址:宝山区宝林路29号 邮政编码:20199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3621083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00,13:00-17:00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