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店中学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罗店中学 发布时间:2025-06-11 10:09:58 点击数:
为进一步增强班主任在育人过程中的识别力、陪伴力与支持力,6月5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罗店中学蔷薇班主任工作室组织开展了主题为“识情·导行·护心”的特殊心理个案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融合教育经验分享、专业讲座引导与集体研讨交流,推动班主任在“看见学生、理解学生、支持学生”的路径中不断深化教育认知与实践智慧。
◆案例呈现: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
活动伊始,两位青年班主任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典型学生案例。两位老师以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真诚有度的沟通,还原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情绪波动、行为反应及其背后的心理背景。
在陪伴过程中,他们尝试以共情为基础,在尊重学生表达的同时建立信任关系,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干预方式。分享内容不止于事件的描述,更引导在场教师思考:当我们“看见”学生之后,应如何科学、适度、持续地回应学生的成长需求。
◆专题讲座:明确角色的行动路径
随后,学校心理教师袁燕敏带来专题讲座《识别·守护·联结:班主任在学生个案中的陪伴策略》。她从“观察者—稳定者—联结者—陪伴者”四个身份定位出发,系统阐述了班主任在学生支持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角色与职责,明确了可操作的行动路径。
讲座内容包括预警信号识别、沟通技巧提升、危机应对流程以及持续陪伴策略,同时强调教师要树立清晰的边界意识,做好记录、善于协作,善待自身情绪,以团队合力构建校园支持网络。
“你不是学生的唯一光亮,但可以成为支持网络中最温暖的灯塔之一。”袁老师在讲座中的结束语,引发了在场教师心中深刻的共鸣与启发。
◆观点碰撞:聚焦重点的深入研讨
在袁老师的引导下,工作室成员围绕分享内容展开充分交流与观点碰撞。大家从学生状态识别、有效陪伴方式、家校协同路径等维度提出具体问题,分享实践经验,探索可持续的支持策略。
通过深入探讨,成员们进一步厘清了“看见”之后如何介入、“联结”之后如何延伸,达成了以专业协作推动学生成长的共识。
◆结语回响:以研促教的持续生长
活动最后,工作室主持人强薇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她指出,个案工作体现的是班主任专业判断与实践智慧的融合,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关注与支持。教育不仅关乎知识传授,更关乎关系建立与心理成长。
她鼓励大家在日常教育中“识情于细微,导行于日常,护心于真情”,以个案研修为抓手,提升育人实效,以共研共建共担的方式,持续完善教师育人协同路径。
此次学生个案研讨活动,不仅深化了成员们对学生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理解与判断,也为班主任工作注入了更多专业视角与行动力量。未来,罗店中学蔷薇班主任工作室将继续以研促教、以学赋能,携手探索更加科学、温暖、有效的育人之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适切的教育支持中稳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