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宝教动态 >> 区域动态

素养导向下写作策略的提炼与实施

作者:世外大华实验学校 来源:世外大华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2025-06-11 10:09:37 点击数:

 6月6日,世外大华实验学校小学语文组围绕“素养导向下写作策略的提炼与实施”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校级大教研展示,本次教研聚焦语文课堂中的习作教学,探究如何在习作教学中提炼相关策略,并把这些策略应用到同类别的作文教学中,循序渐进,举一反三,以此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活动由四个环节组成,首先由本次活动的主持人顾菊琴老师进行教研主题解读。顾老师从这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为什么要开展“素养导向下的写作策略的提炼与实施”主题教研?二是如何开展“素养导向下写作策略的提炼与实施”的主题教研?

图2.jpg

 接着,由王惠老师继续解读:什么是写作策略,以及应该如何提炼写作策略。王老师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为例,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目标,基于学生的学情,经过教材的研读,制定出了具体可行的写作策略:写人的习作,在选择典型事例时,应该是其他人所没有的;在描写人物时,需要抓住重点,选择合适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特点。

 第二环节由两位五年级的老师分享了如何用这样的策略来指导学生。韩馨玥老师在指导习作课《形形色色的人》时,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完成选材单,再筛选典型事例,运用多种方法描摹出人物特点,最后把评价权交给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评价单进行评价。学生在这样的策略指引下写作,能够快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图5.jpg 图6.png

 冯婕妤老师在教学习作课《他___了》时,聚焦于“事例选取”和“多角度描写”的习作要素,采用的是“品—法—写—评—改”的教学策略来指导本次习作的重点内容,即“品读语段中对人物的描写—提炼描写方法—试着描写片段—评价—修改”,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加深了对写作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提升了自身的写作水平。

图7.jpg 图8.png

 二年级是写话的起始年段,如何指导二年级的孩子写好话?第三环节由二年级的两位老师继续分享他们的收获。赵钱之老师在执教二年级习作课《蛋壳的故事》时,充分考虑了低年级儿童容易遗忘的特点,帮助低年级儿童搭建写话支架,通过支架补给,将抽象的“如何表达”转化为可视化的方法。借助时间支架和句式支架,把故事说完整、说有趣,再运用句式支架,把故事写下来。习作教学要紧扣文本,依循学情、提供支架,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图9.jpg 图10.png

 王亚莉老师分享的习作课《我想养的小动物》中,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观察力培养和逻辑思维萌芽阶段,需要具体的方法支架。于是王老师重点聚焦于“具体写出想养小动物的样子”这一核心目标,列出了点明特点、找到部位、按照顺序、语言通顺四个步骤,课堂上再通过搭建"整体感知——局部聚焦——有序表达——评价反思"的四级支架,帮助学生突破写作困境。

图11.jpg 图12.png

 交流结束,主持人顾菊琴老师对上述发言进行总结:小学语文组的老师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有了提炼策略的意识,并能从单元整体、过程指导、评价驱动三个维度进行研究探讨,也初步提炼出可操作的习作教学策略,今后教师要继续在写作策略系统化提炼的路上作进一步研究探讨。 

  最后的环节是由宝山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黄绣作点评。黄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肯定,指出了三个优点:即,紧扣课标与核心素养;基于对教材的系统化的研究;注重策略可操作性的提炼。并提出了中肯建议:关于写作的策略,应该贯穿于写作的各个环节,例如构思、语言的组织、表达,要力图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实现构建分层的策略框架。黄老师的评价和建议为教师后续的教研指明了方向,也为本次研讨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图14.jpg

  • 沪ICP备
    10030286号-3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 Copyright 2018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Education Institute All Right Reserverd

地址:宝山区宝林路29号 邮政编码:20199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3621083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00,13:00-17:00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