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大学附属学校 来源:上海大学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25-04-01 10:53:30 点击数:
近日,上海大学附属学校与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上附实验”)联合开展青年教师课题研修活动,两校的三位年轻教师所负责的2024学年区级青年教师课题迎来了结题论证。本次活动由上海大学附属学校科研室主任牛海云主持,邀请上附实验正高级教师汤寒芳,高级教师徐彬以及上大附校的张晓峰、孔屏、赵英梅、周辉和沈晓磊5名资深老师担任结题论证专家。
会议开始之前,牛海云老师简单介绍了本次待结题的三个青年课题及与会专家老师的基本信息。在为期一年的课题研究工作中,青年教师锐意进取,在各自领域一展芳菲。专家老师全程关注,耐心孵育一个个的课题开花结果。
随后,三位青年教师分别作课题研究汇报,论证专家组一一作点评指导。
●课题1:上附实验 胡啸坤《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初中地理与生命科学跨学科长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课题简介:旨在通过基于教育数字化平台的长作业设计,优化初中地理与生命科学的跨学科教学,探索其在提高学生兴趣、能力及自主学习动力方面的作用。
专家评述:本课题在同类研究中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首先,课题紧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结合“双减”政策和新课标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跨学科长作业设计,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其次,课题在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上,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融合,还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信息提取与处理、问题分析与质疑、结论阐释与创新等能力的提升。此外,课题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实现了作业设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突破了传统作业设计的单一性和应试性,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推广价值。
●课题2:上附实验 金羽倩《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行动研究》
课题简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行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仅可以丰富当前的理论研究,还可以为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专家评述:总体来说,这一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它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还体现了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从单一学科教学转向综合性学习模式。通过跨学科主题式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核心素养。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不同年段的应用价值,并总结成功的经验,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课题3:上海大学附属学校 徐朱纯《“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学历案”设计的实践研究》
课题简介:旨在从教师角度出发,将学历案和数字化课堂相结合,给一线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维,即改变教师单方面教授学生的常规教学,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能够为本校的校本课程提供一些参考。
专家评述:本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研究课例中,学生通过数字化工具参与课堂互动,完成了从审题、构思到写作的全过程,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此外,本课题研究还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收集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进一步验证了学历案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课堂效率方面的实际效果。这种基于实践的研究方法,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参考。
在活动的最后,专家们纷纷寄语青年教师,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保持创新精神和专业热情。鼓励他们以课题研究为桥梁,将教育创新的理念和实践融入教学实践中,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职业成长。祝愿两个兄弟学校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断开拓教科研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