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行中心幼儿园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刘行中心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4-11-15 10:21:41 点击数: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焕发生命的活力……
为了全面贯彻“安吉游戏”精神,将游戏还给儿童,让教育回归生活,积极探索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童真游戏。近日,宝山区安吉游戏第三轮(美安组)联盟园美安路幼儿园、扬波幼儿园、太阳花美罗园与宝星幼儿园的园长与教师们相聚刘行中心幼儿园,围绕“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成长”进行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
◆序章:“看”梦开始的地方
刘行中心幼儿园副园长徐晓兰从园所整体规划的角度出发,向与会教师分享了园所2022年成为“安吉游戏”实践园以来的探索历程与经验。重点介绍了园所立足园本实践,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将教研落到实处,跟随孩子,和孩子共成长。
◆游戏观摩,“见”童年的趣味
游戏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特有方式,更是他们身体和心灵成长的内在需求。活动伊始,老师们走进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区域游戏现场,追随儿童视角,探寻游戏魅力。
合理的游戏空间布局、适宜的材料投放、资源的深入挖掘、幼儿的主动学习,每一个游戏场域都展现出了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状态,也让观摩的老师们惊叹于孩子们无限的探究力与创造力。
◆案例分享,“听”成长的声音
在骨干微论坛环节中,由刘中心幼儿园的三位骨干教师刘芸芸、朱蕾、须倩颖进行《环绕童心 境遇美好》微分享。围绕“规划并灵活调整,盘活户外游戏环境空间”这一主题,三位教师以三“W”即改造前的“Why”,改造中的“How”,改造后的“What”,谈师生共建的课程环境及所发挥出的作用与价值。共建过程中教师倾听儿童的声音、看见儿童的需求、追随儿童的发展。在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环境里,时时彰显看得见的思想、学习、经验、愿望与发展的“儿童味”!
游戏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和解释世界,在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和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而教师对幼儿游戏观察的目的,则是通过幼儿日常行为,不断找到能够读懂幼儿思维的细节,找到解读幼儿心灵秘密的密码,找到支持、帮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依据。在游戏故事分享环节中,刘行中心幼儿园的青年教师们聚焦日常观察,分享了精彩的游戏案例。
小班游戏故事:《与“泥”趣玩》。分享者讲述了小班教师们鼓励孩子以主人翁的身份进入真实的生活环境,参与多样的游戏活动的故事。
大班游戏故事:《来自孩子们的变形记》。分享故事中教师们结合游戏视频,围绕游戏背景、游戏过程实录、幼儿行为分析、游戏特点价值、教师支持与反思,还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分析解读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成长痕迹,反思教师的支持策略。
◆联盟引领,“明”后续方向
美安路幼儿园的两位骨干教师高度肯定了本次游戏现场幼儿呈现的自然、积极、自主、愉悦状态,以及游戏玩法的多样。教师利用一草一木自然物、三维空间努力打造童年小院。游戏材料则凸显一低(低结构)、二可(可移动、可组合)、三多(多种类、多数量、多层次)、四化(自然化、目标化、生活化、合理化)。游戏中看到教师的多种角色,既是支持者、观察者、倾听者,又是良好的情感陪伴者。
本次联盟研修活动,让教师们更加深入理解了“安吉游戏”的精神和理念,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师幼关系,后续联盟体的教师们将深入挖掘幼儿游戏中成长的“含金量”,真正实现游戏点亮孩子的童年,游戏成就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