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宝教动态 >> 区域动态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初中生同伴交往的时代特征及团体辅导课程设计》开题论证会在区教育学院举行

作者:宝山中学 来源:宝山区教育学院德研室 发布时间:2024-02-28 09:34:00 点击数:

 带着对教育的思考,怀着对教研的热忱。近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初中生同伴交往的时代特征及团体辅导课程设计》(C2024162)开题论证会在宝山区教育学院举行。

微信图片_20240228095028.jpg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蔡丹教授,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正高级教师王红丽,宝山区教育学院德研室主任张雯担任开题论证专家。课题组负责人宝山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钱婷婷携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宝山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蔡维静主持。

图片2.png 

 首先,由钱婷婷介绍课题的总体情况。钱老师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对初中学生同伴交往特点的分析,从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主要目标及内容分解、思路方法、预期成果等六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汇报。课题组将进行对当下初中生同伴交往的时代特征研究和同伴交往团体辅导课程开发实践两轮研究。课题从初步提出到成功立项离不开专家的指导和领导的支持,钱老师也代表课题组向当天到会的各位专家表达了真挚的感谢。

图片3.png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汇报后,对课题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和指导。专家们一致认为,课题选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预期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王红丽充分肯定了课题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在实践方面运用了团体辅导方式开展适合青少年的干预方法。王老师也建议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界定“时代特征”,能够从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别经历、家庭期待、教师反馈等不同方面来进一步铆定人群,探讨时代对他们的影响,进一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从一些细致的落脚点去梳理和总结。

图片4.png

 蔡丹教授高度认可此课题的开展对于当下初中生心理发展探索的意义。同时也建议课题组还可以关注到家庭关系对同伴交往中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结合当下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时代和双减教育背景等去关注到初中生的人际交往特点。就课题组即将要开发的团体辅导课程,他就课程的背景分解、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的逻辑框架、课程类别、以及如何在学校保证课程的有效性给予了细致的指导。

图片5.png

 最后,张雯感谢了两位专家给予课题组的专业指导,她也建议在同伴交往的次结构中,去探索更宽广更多元的维度和内涵,在课程设计方面,可以从五育融合、家校社协同等教育热点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图片6.png

 通过此次开题论证会,课题组表示会充分吸收和借鉴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确保课题科学、严谨、高质、按时完成。同时,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提升理论水平,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区内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沪ICP备
    10030286号-3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 Copyright 2018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Education Institute All Right Reserverd

地址:宝山区宝林路29号 邮政编码:20199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3621083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00,13:00-17:00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