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大附校 来源:上海大学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23-10-07 08:57:10 点击数:
9月28日,宝山区小学美术数字化转型实践课展示活动在上海大学附属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助推数字化转型 探索教学新样态”。上海大学附属学校顾斯懿老师执教《剪出来的画》,宝山区小学美术教研员李欣及一百余位美术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一:课堂观摩
顾斯懿老师执教二年级美术《剪出来的画》。本节课依托数字教学系统开展教学,实现课堂的精准化、实时化调控。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的需要,借助答题、投票、抢答、资源库等系统功能,以“游戏的方式”让教师通过数据反馈掌握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如回顾马蒂斯绘画的艺术特点、对比幅度不同的人物动态、抢答哪张作品符合马蒂斯的风格等教学环节,不仅优化了学生在线下课堂中的互动体验,也促进了课堂中师生交互信息的过程,呈现出了生生、师生高频率互动的美术课堂,充分发挥“未来宝教学助手”平台对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
◆活动二:教师说课
顾斯懿老师在说课环节着重介绍了数字化平台和对教学设计的思考。她表示“未来宝教学助手”在备课、授课和作业方面都能为教师增质提效,尤其是资源库、数字画笔、上传作品功能等的使用,使课堂能可视化呈现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具体需求实时进行教学的调整,从而使学生个性体验更充分。
同时,课堂中硫酸纸的使用实现了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从数字技能到剪纸技能的转换,使美术课学生剪纸技能的动手实践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另外,她表示在今后的探索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关注,将生成性资源转化为下节课的教学资源;注重扩大数字化成果的受益面,形成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推进学生作品分享与共享的实现。
◆活动三:教研员点评
李欣对展示课给予充分肯定,并从三方面进行了点评:第一,本节课巧妙地运用了数字化资源,紧密地与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了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第二,教学环节由浅至深,逐步深入,学生主动尝试,反馈作品,修改作品。第三,课堂重点——夸张、简洁的具体呈现,也帮助学生建构具体的美术形象、具体的画面。即从生活中具体的形象变成美术中的形象,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此次美术学科数字化转型实践课展示活动,使宝山区小学美术教师从多个角度了解了数字美术教学,老师们对数字化平台的功能与使用方法有了更具体更系统的认识,推进了美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同时也点亮了老师们的教学智慧,赋能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