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宝教动态 >> 区域动态

问渠那得清如许?“语”你同行共漫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曹刚老师莅临我校示范指导

作者:顾村实验学校 来源:顾村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2022-09-09 15:10:09 点击数:

心中栽桃树,灼灼映桃花!开学伊始,如何在校训引领下将扎实根基,绿色生长的办学理念落实在教学中,打造更高效优质的语文“欣”课堂?近日,顾村实验学校邀请到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曹刚老师莅临学校开展指导,引领初中语文课堂漫溯文本深处,让课堂教学走向高效,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品质。

本次讲座主题为现代文文本解读,曹老师以《春风》《百合花开》等三篇文章为例,从不同“类”文本阅读路径和读写能力提升出发,指导老师们进行课堂实践。曹老师还通过提炼文本解读模型的形式引导老师们在文本解读中关注记叙文的材料梳理、人物分析、材料间的逻辑关系等,推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交流互动环节,曹刚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一一解答,特别是对读写结合学生分层分类指导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细致指导,曲水流觞处、兰亭集序成,曹老师的讲座既提升了大家的专业素养,又让我们感受到语文课堂的乐趣,教师的成长不完全是个体的,更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

讲座结束后,在教研组长吴迅老师组织下,初中部全体语文教师教研学习,提升专业,尤其是青年教师纷纷写下了心得体会:

李星星:通过曹老师的专题讲座,我更加清晰了不同类型记叙文的解读路径,学习了写作教学指导的基本模型。曹老师的倾心相授,是经验的传授,是方法的指导,是教师们获得更快成长的指明灯。我们会将理论的学习转为课堂实践,致力于提升孩子们的核心素养。我相信未来可期,明日可待!

王雯丽:曹老师的讲座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令人受益匪浅。作文训练要重视读写结合,组建内在的逻辑,重视文本的结构,建立一定的写作模型,通过反复训练扎实,提升读者的思维方式,当学生遇到变化的题目和文本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万变不离其宗。通过有效的学习,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增强。读写生发,关注学科专业,真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张煜婕:曹老师选择了三篇文章进行了解读,通过文章内容的梳理、段落的划分、文章的抓手,剖析出了不同类型文章的思维导图。通过曹老师的分析,我对课文解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文章不仅可以解读也可以读写结合,在解读的基础上,能更好地运用所学。

文本的细读离不开对文本的分析。曹老师以三篇范本,对单件事记叙文、多件事记叙文、抒情散文三类文章进行解读。文章虽不同,但是我们可以设置问题链,建立支架,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此外,读与写还可以进一步结合。通过设计模型、构建框架,学生可以进一步明晰写作方法,确定写作路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追逐优质课堂的道路上就让我们做那个永不止步的逐梦者吧! 

1.jpg

3.jpg


  • 沪ICP备
    10030286号-3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 Copyright 2018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Education Institute All Right Reserverd

地址:宝山区宝林路29号 邮政编码:20199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3621083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00,13:00-17:00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