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科实小 来源:高境科创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2-08-29 09:21:16 点击数:
荷香阵阵,蝉鸣声声,盛夏的长风里,培训犹如一杯薄荷茶,为教师续上夏日的“清凉”。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磨砺“师能”,涵养“师品”,凝聚“师力”,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办学能力,高科实小一年一度的暑期培训在炎炎烈日初始就拉开了帷幕。从6月底参加“健康中国我行动”网络专题培训开始,一直到8月26日圆满结束。期间,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学校统筹安排与精心组织了各类线上培训活动,从师德与素养、实践与体验到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可谓丰富多彩,为老师们充足了满满的电量,为迎接新学年做好了充分准备。
第一篇章:师德与素养培训
6月底,组织全体教师在微信平台聆听了段然老师的《健康中国——我行动》安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段老师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用风趣、真诚、生动的演讲向我们分享了许多安全健康知识。她从应急救治和疾病预防两个方面向我们进行讲述,让我们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知道这些知识有可能在突发状况时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也让我们知道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重大疾病的重要性。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生的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并学会一定的自救方法,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意外发生。
7月初,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在“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线上学习参观“新时代新奇迹·2017-2022”上海发展成就展。通过3万多文字、400余幅图片、30余部短视频、内嵌h5、虚拟讲解、AI互动等丰富内容,全方位了解上海辉煌的五年。老师们指尖轻触,在云端穿梭,一起回望上海五年成就,感受新征程奋进力量!
提升教师素养,从专业阅读开始。“主题共读”被视为中小学教师从事专业阅读、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利用假期,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2022年宝山区暑假教师主题共读活动”,让名师引领教师专业阅读,科学培养教师习惯阅读。本次活动优选《教师要学陶行知》《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和《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第2版)》这三本相关的专业图书,通过名家解读视频学习、图书拓展阅读、讨论分享、个人创作、每日打卡等内容,优化教师传统的阅读方式,开拓“共读课”模式,力求让教师们能更好地理解图书内容,反思自己,提升自我。
组织全体教师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参加“2022暑期教师培训”,平台为我们准备了内容丰富的课程,涵盖各个学科,“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四模块八个课程的学习,全体教师能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学习课改精神,按时按要求完成培训任务。学习率达100%,完成率100%。
第二篇章:实践与体验培训
教师教书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所以教师的实践与体验培训也不容忽视。
8月26日下午,高科实小分教研组在云端开展了主题为“‘心’在线学不停,‘云’相聚研有道”的暑期教师学科专题培训。
1.语文学科培训
学校邀请了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王晓荣老师为语文组老师进行了题为《基于课程标准落实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活动设计》的讲座。
王老师就“课程标准”与“深度学习”的关系进行了讲解,从素养型课程体系入手,详细解释“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是构成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老师们一边聆听解读,一边与王老师进行互动,在交流中,老师们对语文核心素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产生了更深入的思考。
接着,王老师分析了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就“课程内容”的组成展开了分析,解释了学业质量的概念。她指出要将课程目标与学业质量进行对照,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可操作性、可评价性,并且要多做这样对应关系的梳理。
本次培训,老师们对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教育的道路“任道而重远”,只有不断学习、及时总结、积极探究,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真正达到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的教学目标。
2.数学学科培训
区小幼教研室数学教研员范慧玲老师带领全体数学老师进一步学习了《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范老师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多方面一一展开进行了详实地解读。老师们了解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本次培训,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为提升学校数学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英语学科培训
英语组全体成员齐聚线上认真聆听了区英语教学专家刘老师带来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变革》专题培训。
首先,刘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课程核心素养的演变,使大家了解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接着,刘老师运用文字、案例、配图相结合的方式仔细剖析了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特点。通过案例和配图,使老师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之后的教学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设计思路。
刘老师还为老师们分析了课程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梳理了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求木质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本”和“源”就是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对于英语老师来说,要在课堂上渗透正确的价值观,要培养学生必备品格、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我们撑起“素养”的长蒿,向课堂深处漫溯。
4.综合学科培训
宝山区教育学院探究学科教研员徐豪老师为综合组教师作了题为《在做做玩玩探探中学习——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专题讲座。
徐老师从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顶层设计和“小主综”课程的学校开发与实施”两个方面分享了学校的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结合《课程指导纲要》所强调的“我与自己”“我与社会”和“我与自然”三个维度,确定了校本化的课程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趣的评价方式,强化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觉遵守规范、主动实践探究的意识,让学生在“感知——实践——创造”的过程中以多样的视角、灵活的方式关注自然,关心社会,面向未来。并结合学校自身的育人目标和教学特色,逐步形成极具校本特色的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设计实施案例。共探好玩、有趣的“自选项目”,用自己的创意共同描绘大家的成长与进步。
此次培训使综合组老师们对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设计有了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小学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要用学生熟悉的主题式的、综合的、活动的课程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玩中学”“做中学”。
5.全体教师培训
夏意浓,学正酣。8月26日晚上,全体教师聆听了宝山区教育学院小幼教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余亚萍的题为《基于绿色指标的作业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的主题报告。
余老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围绕基于绿色指标的作业命题设计与案例分析、目前作业设计与实施的问题比经验多的14个现状、具体设计作业案例分析和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建议通过一个个实例深入浅出地指出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业水平的标准达成度、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均衡度。她希望老师们在关注学生标准达成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并且要提升自身作业设计的能力,提高单元教学设计的品质,优化单元作业设计和试卷命题设计。
余主任的报告有理论解读、有前沿信息、有实证数据、有案例分析,给了老师们清晰的学习和思考路径。
第三篇章:信息技术提升培训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开放和应用创新,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区里举办的“智慧引领,减负增效”为主题的2022年“宝教杯”低代码培训活动和应用创新大赛。老师们积极报名,参加培训,力求在创新大赛中有所收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培训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培训带给老师们无限的收获,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让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学期努力的方向、担负的责任,坚定了不断进取的初心。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教育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再加努力教学实践,才能让理论落地,向下生根,向上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