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三矿 来源:上海大学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22-08-18 11:50:05 点击数:
2022年暑期,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第五届“初芒计划(2022)一一上海少儿优秀美术作品展”拉开序幕,经过近一个月的征集与甄选,评审委员会在2000多幅作品中评选出126件(组)作品参展,其中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岩彩画社团六名学生作品脱颖而出,有幸入选。
岩彩小种子们,心中充满了稚嫩的梦想,怀揣着期待的心情,陆续进入展厅......
展览内作品形式丰富、材质多样,岩彩画第一次进入此次画展,给观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小画家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寻找自己的作品,向大家介绍绘画学习心得,并向前来观展的爸爸妈妈分享岩彩材料、创作故事及作品的含义。
有感而发: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 陈静 :
去年6月,有幸参与了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初芒·对谈:当代艺术教育的趋势如何影响少儿创作?”对谈活动,当时我以上海大学附属学校的岩彩拓展兴趣班的试验作为案例,从一起走进田野去调研、发现中国大地的色彩、通过岩彩,从土地和环境中发现传统文化与自身的关联、在实际创作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几个方面展开介绍,引发主办方及在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的同行们的极大兴趣与认同。今年,岩彩社团的小朋友们参与了“初芒计划”的投稿,没想到有六名入选,尤为感谢主办方的极大肯定。这些作品大多是第一次岩彩创作的体验。看到入选作品在展厅里陈列,入选学生与家长开心地和作品合影留念,上课时孩子们专注努力的模样在脑海中一一浮现,作为课程设计者,此刻颇为欣慰。岩彩,这颗中国古老优秀文化传统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崭露头角。期待岩彩小苗们的未来……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文迪 :
收到初芒计划的终评信息后,很激动!小朋友们的作品都入选获奖了!感谢初芒给予学生展示作品的机会!对此我也十分欣慰,回想小朋友两年的岩彩学习时光,起初她们抱着对“岩彩”的好奇来到课堂,学习中国经典艺术文化,感慨岩彩魅力!从未知到创作,在这过程中她们感受自然、触摸地球物质微粒,通过岩彩采集感受岩彩材质,同时也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岩彩画材。学习中国经典艺术文化,初步了解本土艺术文化的在地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岩彩创作。这一切都基于小朋友的童真、创作力、认真、务实!她们的感知力、创作力不可低估,与她们的接触,让我深刻体会小朋友是天生的艺术家!
上海大学附属学校美术教师 梁瀚誉 :
孩子们的作品能像画家一样以画展的形式被大家认可、欣赏和肯定,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对孩子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美无处不在,润物无声,学生在欣赏、学习、体验、创作岩彩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天然材质的肌理效果、逐步建立绘画作品的审美能力、发掘自身的潜能、激发对传统艺术的关注与兴趣。学生在参与与观赏作品的同时,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岩彩创作积极性,也可以欣赏到不同年龄、地域的其他学生作品,试图多角度地展现世界另一面的样子,当人们看到你的作品,可以通过你的作品去思考一些东西的时候,这才是艺术创作最大的价值。
岩彩童绘,一场基于真情实感的实践与体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温润了学生的心灵,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活力,小种子们将继续用一笔一画勾勒岩彩之美,描绘心中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