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席欣 来源:宝山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2-07-06 09:30:18 点击数:
宝山区实验小学在推进线上“全员导师制”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探索“3+X”导师互动模式。所有导师除了认真落实“三个一”的基本导师职责外,还发挥自身优势及学科特长,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式、项目化学习等导师特色活动。
本学期,学校的六位青年导师张婷、吴嘉辉、徐诗怡、杨雪、黄颖华、胡冰婵老师带领他们的结对学生围绕来自师生谈心时产生的真实问题“如何拯救餐桌上的土豆?”开展导师制在线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跟着土豆去旅行”。
在这个项目中,驱动性问题为:为什么不同地域土豆做法有这么大差异?学生们需要经历对家用调味料的量化配比,了解中国的菜系,探究形成地区性口味的人文环境因素,设计土豆风味菜谱。学生在了解、观察不同菜系数据和设计宣传方案中深入体会到求同存异的重要性,明白要尊重各个地区、民族的饮食传统和特色,体验利用知识改善的意义与乐趣。
这个项目是如何实施的呢?一起来看——
01土豆调查记
同学们在自然学科吴老师的带领下在小组中,利用视频资料和活动单,主动找寻线上资源,完成土豆溯源任务。
02“好吃”的数学
“黄金比例烧麦”“三明治定理”让同学们对于数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学学科杨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学们与导师一起利用家中调料,进行量化配比,尝试制作美味的秘制酱料。
03“好吃”的我们
道德与法治学科胡老师带领同学们初步了解了我国最著名的八大菜系的起源和分类,引导孩子们理解人文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对口味造成的影响,领悟求同存异的重要性,明白要尊重各个地区、民族的饮食传统和特色。
04中华小当家
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土豆风味菜谱,纷纷动手制作自己专属的土豆料理。在家长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清洗食材,切配食材,热锅下油,翻炒调味,颇有“中华小当家”的风范呢!
05学做“小编剧”
劳动与技术学科黄老师以动画视频为范例,借助学习单,引导同学们以“小编剧”视角讨论“如何宣传我们的土豆料理”。孩子们一起查找资料、设计分镜头、撰写台词,制作小组微剧本。
“醋坛糖罐”“茄科精灵”“麻辣川菜”“江湖土豆侠”四个小组在各自导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想象力,通力合作完成了微剧本的创作。此次在线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也加强了大家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真正提升了孩子们的高阶探究能力。正是这样的通力合作,孩子们最后的作品才能让人耳目一新,惊喜连连。同学们在导师的陪伴下,于2022年5月-6月,参加了宝山区实验小学在线跨学科项目《跟着土豆去旅行》,完成6课时学习任务。用智慧发掘土豆的美味,与同伴一起完成了“中国风味云游”之旅。
在新课标和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本次导师制在线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是学校探索素养导向下全员育人的有益尝试。后续,学校将持续深化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做到多学科覆盖、多方向渗透,协同学校“全员导师制”工作开展更多有趣味、有意义的项目化学习,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