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佳成 来源:呼玛路小学 发布时间:2021-12-08 10:20:23 点击数:
日前,呼玛路小学举行了主题为“数字助力课堂转型 习作素养培植增值”的宝山区数字教材小学语文学科研讨活动。原宝山区泗塘学区主任须建瑾,区教育学院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黄震文,长江路小学教科室主任、语文教导张微以及区数字教材应用项目的实验老师们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全程进行线上直播。
呼玛路小学数字教材团队教师王晓秋执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太阳》。王老师充分运用语文统编版数字教材中提供的文本资料,结合数字教材的阅读、圈划、聚光灯、插入资源等功能展现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并运用希沃白板5、互动课堂等软件,体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交互运用,助力课堂转型。借助技术辅助,为语文课堂增色,并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与学科专业素养。
课后,由呼玛路小学数字教材项目组负责人孔嘉妮主持,学校数字化转型分管领导黄建飞进行开场致辞,并就本校数字教材应用现状及成果进行汇报。
随后,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华佳和青年教师张杨洋以“数字教材驱动下的习作单元初探”为题做了专题交流。
华佳老师从单元整体角度出发,对说明文习作单元进行解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她提到,习作单元要“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通过阅读和表达训练,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张杨洋老师先进行说课,然后指出了这节课中的两大教学亮点。一是教学“以学生为本”,贯穿课堂老师借助课堂小练笔的环节,提供数据包,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当场写一写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为有效落实习作教学时写好一篇说明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自主的课堂。二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相融合。在本节课中,不仅体现老师个人运用信息技术媒介的娴熟,也反映了数字教材确实为教师的习作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帮助。
下一环节是听课老师们的互动研讨时间,教研员黄震文邀请老师们积极发表点评。有的老师谈到,执教老师的数字教材使用恰到好处,并不是为了用而用,而是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有的老师认为,执教老师很好地让学生们辨析了作比较和打比方这两个说明方法,这是让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还有的老师说,执教老师对数字教材和互动课堂的使用非常熟悉且熟练,孩子们的操作也井然有序,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方式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活动总结环节,张微认为,执教老师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开展教学定位非常准确,促进了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提升,很好突出了习作单元的教学功能。基于数字教材,执教老师采用了丰富的资源支持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方式,数字教材技术的应用,真正助力了课堂教学。同时她也提出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在情境中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以深度的操作体验为支持的探究学习方式。
须建瑾表示,今天的这节数字教材展示课既让她享受到了数字教材的课堂的魅力,又感受到了青年教师的自我修为与专业成长。通过这节课,看到了青年教师读书立人、立足梦想、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同时提出:一堂好课应该是丰硕的一堂课,有师生真实的互动,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和能力的闪烁。
在宝山区教育学院信息中心和小幼教研室的引领指导下,呼玛路小学青年老师朝着专业的方向一路学习、一路收获,一路探索,一路成长。未来呼小定会继续融数字教材于教与学,不断进行尝试与实践,以求得到磨炼和反思,最终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