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晨霞 来源:宝虹小学 发布时间:2021-11-26 11:20:52 点击数:
2021年1月起,上海市电教馆领衔的智能批阅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实验项目在宝山区宝虹小学进行试点研究。在一年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专家的指导,学校利用智能批阅技术实现了作业环节的“精准滴灌”,借助平台数据不断助力因材施教。
11月25日下午,项目展示暨验收活动在宝虹小学顺利举行。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应用推进部黄炜主任、周洁副主任协同上海市标杆校专家组莅临活动。专家组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蒋鸣和教授、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柳栋主任、宝山区教育学院信息中心杨福兴主任组成。宝山区教育局综合事务部部长张云峰参加了本次活动。
实验班教师代表冯晓晴通过四年级语文《女娲补天》一课,展示了语文学科运用智能批阅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以及作业辅导的实践探索。课前,借助预习朗读和课外阅读数据,充分掌握学情;课上,随堂练习智能批改为课堂有针对性地互动与讲评提供支持。课后,通过对课堂练习、课堂笔记的收集,使课前、课中、课后的评价闭环,而课外阅读的布置,又将课堂进行了拓展延伸。
学校作了《智慧作业“精准滴灌” 数据驱动“因材施教”——宝虹小学智能批阅技术探索》主题汇报。介绍了项目的推进过程,以及各学科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举措。借助智能批阅技术,语文学科聚焦了课外个性化阅读,数学学科大幅提升了学生计算能力,英语学科让听说训练落到了实处。学校通过智能批阅技术实现减负增效,采集作业数据生成评估报告,助力个性化辅导,不断探索“因材施教”的新范式。
柳栋表示标杆校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他高度评价了我校在智能批阅技术上的先行探索与实践。标杆校实验的过程是教育与技术研发碰撞火花的过程,技术手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是当我们熟练掌握了技术之后,为用而用技术只会让我们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上遇到瓶颈,而我们怎样去驾驭它,甚至超越它,深入挖掘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已有的研究以及畅想未来的探索,这才能让技术更好地赋能教育。
蒋鸣和教授对语数英各学科智能平台技术的应用给出了精准的定位。他表示,技术的应用是为了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提升教学品质。宝虹小学运用技术来促进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运用技术来实施数学学科命题设计的分层与精练设计,在双减政策下为师生减负增效;运用技术来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这一系列的操作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蒋教授还强调了在技术应用时要做到需求明确、技术路线明确和效果目标明确。
本次展示不是项目的终点,而是新一轮实验的起点。我校将持续探索智能批阅与多种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教育大脑,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探索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拓展能力。宝虹小学将始终站立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深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力打造“未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