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宝教动态 >> 教育万花筒

创造力还是破坏力?英课堂混乱引爆论战

作者:王钰深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5-08-06 18:18:07 点击数:

 

英国老师用创造力散漫学生辩护,网友却质疑那是掩盖不良行为的借口

创造力还是破坏力?英课堂混乱引爆论战

在课堂上不停说话的英国男生被要求面壁罚站。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4日开播后,在网络上引发论战。英国学生的糟糕表现让中国老师和不少英国媒体震惊。而一位英国老师却选择公开为本国学生和教育体系辩护:中国老师们请注意,有点混乱的课堂也许是好事。
  拥有多年在英国和海外教学经历的安娜·布朗斯科尔在《每日电讯报》上撰文称,纪录片从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中找来5位教师,制定关于言行举止各方面的规范,然后让他们接管英国课堂,观察教学的结果如何。这样的纪录片能引发争议倒是让她觉得莫名其妙
  在课堂上,英国学生们聊天、吃东西、唱歌、化妆,中国教师用散漫无纪律来形容。但布朗斯科尔认为这并不奇怪,一群十几岁的孩子面对几个陌生的老师,难免会胡闹甚至捣乱。但她并不认为类似情形会出现在所有英国课堂上。
  在中式课堂上,英国学生被要求早上7时到校,每天在校时间超过12个小时。有学生质疑称,虽然中国的教育方式取得成效,但自己并未学到东西。成绩变好只是因为在校时间变长。对此,布朗斯科尔表示欣慰,虽然存在些许对考试的狂热,但我敢断言,英国教育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走。
  对于喧闹的课堂,布朗斯科尔也并不觉得是坏事。请教任何教育学前沿的专家,他们都会告诉你:一点点混乱并不总是坏事。她还引述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话说:思维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
  作为教师,布朗斯科尔承认,看到别国的教育模式,能够反思和质疑自己的教育。英国的课堂的确应该更安静一些,但英国教育会鼓励孩子发散性思维、勇于冒险、挑战权威。她总结道,没人能够断言什么教学方式是最好的,哪怕是目前在教育方面领跑的芬兰。
  文章写道,虽然不守规矩的英国孩子让中国老师们震惊,但为了创造力值得付出这样的代价。不过,有读者对此不以为然。网友“tinsolider”表示,英国课堂里时常出现的并非创造力而是不良行为真正学习环境中的创造力需要被引导,而不该被随便拿来做借口。

  • 沪ICP备
    10030286号-3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 Copyright 2018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Education Institute All Right Reserverd

地址:宝山区宝林路29号 邮政编码:201999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3621083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1:00,13:00-17:00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818号